龙、姓氏、龙氏小考
暨
武陵龙氏辨析
江西永新 龙林森
四、中华龙氏武陵世系辨析
龙氏是个多源的古老氏族,那么,中华龙氏武陵世系(武陵龙氏)源出何处呢?根据古代史书和龙氏族谱以及相关资料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溯厥由来,系上帝以龙纪官,以官为氏,龙作纳言,其肇端也。龙子讳穆者,始祖也。【《武陵龙氏重订家谱序》,大汉初平辛未岁(公元191年),陈留蔡邕伯喈氏谨序)。按:蔡邕(公元133——192年),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二、龙,始于虞廷,官纳言,子孙以字为氏。传至京兆伯高裔孙讳谕者,为爱州司户,二十六世矣……。【《道州龙氏谱序》,唐元和丁亥(公元807年)嘉平月,前爱州观察推官迁右拾遗翰林学士柳公权撰。按: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唐代著名书法家。】
三、吾阅龙氏谱,系出太昊,时以龙纪官为氏,降而至于有虞之纳言,有夏之龙圉,有周之龙子。世世相传,历历简简,前学士蔡公(邕)之述备矣,余何复适其详哉。余且自东汉零陵太守讳述之后……。【《道州龙氏谱世系序》,大唐元和五年岁次庚寅(公元810年)麦秋上旬,年家同寅弟翰林侍讲学士柳公权拜序。】
四、自虞廷龙作纳言,以龙为氏,至周龙穆,尝见称引于孟氏书。及东汉太守伯高,以秦人官楚,家楚之零陵。【《永新龙氏(初刻)谱序》,大宋元丰元年戊午(公元1078年)春,河南程颢伯淳氏敬序。按:程颢(公元1032——1085年,北宋大儒,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五、观其谱曰,昔祖京兆人也,为虞纳言之后。始祖龙述,字伯高,东汉为山都长,敦厚周慎,谦约节俭,廉公有威,擢守零陵,郡邑群贤,咸爱重之。【《永新龙氏二修族谱序》,宋宝祐五年丁巳孟夏望日,同郡文山文天祥序。按:文天祥(公元1236——1283年),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南宋大臣。】
六、“昔,勾龙氏以官,豢龙、御龙氏以技,非吾龙也。郑渔仲《通志·氏族略》:‘龙氏,舜臣也,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周有龙子名穆,见称于《孟子》,然皆年邈世湮,未敢妄附。惟东汉伯高公,由京兆宦楚,任零陵太守,子孙家于楚,此吾龙之所自出也。……文彬识”【《原姓》(光绪十八年编纂的《南城龙氏七修谱》)。按:龙文彬(公元1821——1893年)晚清著名文学家、史学家。】
七、我龙氏,援(源)自虞廷龙纳言,历三代而讫西汉。……迨西汉初,高帝纳刘敬言,征诏齐楚各地英豪及显贵家族,集居关中,吾龙先祖,亦同时以钜鹿人家秦。定居扶风数十年后,吾龙始祖勉公崛起,以名贤受命出任程邑学长(古邑名,在今陕西咸丰市东。按:咸丰市应为咸阳市),政声卓著,田墅载德,邑人颂之曰:“德孚于乡,为龙为光。勉翁先觉,导我愚氓。”因命名其二子曰:有孚、有光。光无传。至东汉间,四世伯高祖,名述,以学者先任山都长(县名,秦置,在今湖北襄阳西北),屡官至零陵太守,先家武陵,遂开族焉。故尔述祖为始迁一世祖,我龙氏亦因以武陵郡名之。(《广东吴川塘莲倡修龙氏历史通谱引言》,公元一九九四年吴川琮派三九氏孙光任源搦管谨撰。按:此作者生平未考。)
八、……藏族等亦有姓龙,即使汉族,亦有多个出处,有上古龙行、豢龙氏、舜时龙纳言、夏朝御龙氏等。溯我粤中龙氏,源出龙纳言,望出武陵郡。……武陵郡始祖龙伯高,其太祖(按:其称呼不妥)龙勉,原居河北钜鹿,西汉时因仕奉诏迁居陕西雒阳(雒阳即扶风京兆)。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东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遂为武陵始祖。(《粤中龙氏概况》,龙伯高官道学术研究会,2005年10月18日。)
从上述谱序等文献分析,可以断定:武陵龙氏,出自舜臣纳言龙。
然而,从所拜阅过的龙氏族谱和相关资料中,我们又发现,有的作者对纳言龙的理解不同,文中甚至出现明显的错误;对武陵龙氏始祖的定位出现错乱,所以不得不提出来,以供大家探讨、辨析。下面列举网络中所载的具有代表性的四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名为氏。(摘自网络三联阅读文章《龙姓起源》)
第二种说法:源于姒姓,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广韵》和《元和姓纂》等书记载,舜有个大臣叫龙,任纳言(《书·尧典》中说纳言是负责宣达帝命的官员,相当于后世的尚书令)之职,《书经》《舜典》中说:“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指的就是龙任纳言之事。他的后裔就以龙为姓氏。(摘自网络姓氏知识吧文章《龙氏起源》,作者Hi纳百川)
第三种说法:晏龙,亦称龙子、龙叔,职为纳言。由于他主张“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因而后来被孟子引用以告戒滕文公,青史垂名,“龙也纳言”指的就是他。在晏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龙氏。(摘自网络文章《龙的姓氏渊源》。按:这是一种有多处错误的牵强附会的说法:一、晏龙,不称“龙子、龙叔”。晏龙,是帝俊之子。《山海经·海内经》:“帝俊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由此可知,晏龙是始作琴瑟者。二、古代有贤人龙子,即所谓《孟子》有龙子;周朝有龙子名穆,一曰龙叔,即所谓《列子》有龙叔,《孔丛子》有龙穆;他们并不是“职为纳言”,而且古代的贤人龙子与周朝的龙子名穆是否同一人,待考。三、晏龙的子孙有姓龙的吗?好像没有听说过。四、“龙也纳言”指的不是晏龙,而是舜臣纳言龙。)。
第四种说法: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按:这种说法不妥,因为山西范围太宽,既不能代表得姓鼻祖,又不是郡望,不能代表一个世系。还有人说的“河南龙氏”“河北龙姓”等等,也不妥)。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摘自网络《龙氏·百度百科》、《关于龙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从这四个例子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龙为纳言的“龙”,指的是谁?子孙以他的人名为氏还是以官名(或官职)为氏”?
我认为 ,龙为纳言的“龙”,指的是名字叫“龙”的这个人——即舜臣龙或曰纳言龙。子孙以名(纳言龙的名字)为氏”。理由是:
(一)从前面对武陵龙氏源出何处的八种不同的说法中,可以得到印证。如:
“龙,始于虞廷,官纳言,子孙以字为氏。”“自虞廷龙作纳言,以龙为氏。”
(二)从古代的一些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如:唐代林宝编的《元和姓纂》
云:“龙,《尚书》舜臣龙为纳言,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宋代陈彭年、丘雍等重修的《大宋重修广韵》(简称《广韵》)载:“龙,舜纳言龙之后”。宋代郑渔仲(郑樵)编纂的《通志·氏族略》载:“龙氏,舜臣也,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这就告诉我们:帝舜有一个大臣名叫龙,任纳言之职,他的子孙以他的名字作为姓氏。如果说“以官名为姓”,那么,官名是什么?纳言。这就不应该姓“龙”,而应该姓“纳言”了。所以,这种望文生义的说法,是错误的。据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龙文彬考证:“昔,勾龙氏以官,豢龙、御龙氏以技,非吾龙也。郑渔仲《通志·氏族略》:‘龙氏,舜臣也,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周有龙子名穆,见称于《孟子》,然皆年邈世湮,未敢妄附。惟东汉伯高公,由京兆宦楚,任零陵太守,子孙家于楚,此吾龙之所自出也。“”(《原姓》)。这也告诉我们,过去,勾龙氏以官,豢龙、御龙氏以技,不是武陵龙氏的先祖。武陵龙氏的得姓鼻祖是帝舜时一个名叫“龙”的大臣,是他被封了“纳言”这个官职以后,才有姓氏,这个姓氏的怎么定的呢?他的子孙以他的名字“龙”作为姓氏。有人说,见称于《孟子》的龙穆,是我们武陵龙氏的始祖,因时间太久了,时代变迁很大,又没有存世的确凿的历史资料,所以我们不敢妄然附和。唯有从京兆来到楚地任零陵太守的伯高公是武陵龙氏的始祖。
有的人可能对这种解释,有点怀疑,就拿最早出现的蔡邕于大汉初平辛未岁(公元191年)撰的《武陵龙氏重订家谱序》的一段话“溯厥由来,系上帝以龙纪官,以官为氏,龙作纳言,其肇端也”来反驳:“这里面不是明写着‘以龙纪官,以官为氏’吗?你怎么说‘以名为氏’呢?”这就要看我们对这段话如何理解了。根据《武陵龙氏重订家谱序》全文分析,我认为,这里的“由龙纪官,以官为氏”是这么一个意思:帝舜有一个名字叫“龙”的大臣,工作很出色,于是帝舜给他加封了一个叫“纳言”的官职,但是,名字叫“龙”的这个人原来没有姓氏,所以自从封了一个“纳言”这个官职以后,他才有了姓氏,这个姓氏就以他的名字“龙”定的,叫做“龙”,于是,他的子孙以他的名字“龙”作为姓氏。为了与其他的龙姓(如:豢龙氏、御龙氏)有所区别,故而亦叫“纳言龙”。这里的“以官为氏”,实际上指的是这个名叫“龙”的人自从有了“纳言”这个官职(或官名)之后才有姓氏,而不是“以他的官名或官职为姓氏”。“官”与“官名”或“官职”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语言环境的变化,现代某些人对《武陵龙氏重订家谱序》全文理解不全,所以对“以龙纪官,以官为氏”中的“官”的理解有误,有的人甚至不加考证,以误传误。
第二个问题:纳言的官衔有多大?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虞书·舜典》载:“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这里面的“汝”,指的是名字叫做“龙”这个人。从这个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舜帝为什么要设立纳言这么一个官职以及纳言这个官职的作用和职能。纳言,系古官名,主出纳王命。唐初的孔颖达疏:“纳言,喉舌之官,听下言纳於上,受上言宣於下,必以信。”其主要职责是宣达帝命,即相当于后世的尚书令、侍中、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或副总理。有人认为“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 这是对“纳言”的理解错误,而产生标点错误。他断章取义把“主出纳王命”中的“出纳”取出来,把这句话割裂开来,认为当时纳言这个官职的职能是“专司出纳”,那就贻笑大方,大错特错了。
第三个问题:对武陵龙氏始祖如何定位?
武陵龙氏的得姓鼻祖是纳言龙,从前面对武陵龙氏源出何处的八种不同的说法中,我们可以理顺出纳言龙至龙述之间的不同传承关系:
(一)、(舜)纳言龙——(周)龙穆——
(二)、(舜)纳言龙——(东汉)龙述——
(三)、(舜)纳言龙——(夏)龙圉——(周)龙子(穆)——(东汉)龙
述——
或:(舜)纳言龙——(夏)龙圉——
(舜)纳言龙——(周)龙穆——
(舜)纳言龙——(东汉)龙述——
(四)、(舜)纳言龙——(西汉)龙勉——(西汉)龙有孚——(东汉)龙述——
(五)、还有一种是2005年编修的《粤中龙氏族谱》所述的:
(舜)纳言龙——(西汉)龙勉——(西汉)龙有孚——(西汉)龙先仕——(东汉)龙述——
在这五种不同的关系中,我认为(舜)纳言龙——(东汉)龙述——这种传
承关系可信无疑。也就是说,武陵龙氏可考的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始祖,即血缘始祖,有两位:一是纳言龙,这是姓的始祖,即得姓鼻祖;二是龙述,这是郡望始祖。把龙述定为武陵龙氏与纳言龙一脉相承的血缘始祖,是最恰当的。正如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龙文彬考证所言:“昔,勾龙氏以官,豢龙、御龙氏以技,非吾龙也。郑渔仲《通志·氏族略》:‘龙氏,舜臣也,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周有龙子名穆,见称于《孟子》,然皆年邈世湮,未敢妄附。惟东汉伯高公,由京兆宦楚,任零陵太守,子孙家于楚,此吾龙之所自出也。”武陵为郡望,武陵龙氏望出武陵,其始祖应该是龙述,不是其他人。
其他的四种传承关系可疑,容易发生对武陵龙氏始祖定位的错乱。
先谈(舜)纳言龙——(周)龙穆——这种传承关系第。大汉初平辛未(公元191年),蔡邕撰《武陵龙氏重修家谱序》,肯定了龙穆是纳言龙的后裔。但龙述是不是龙穆的一脉相承下来的后裔呢?他没有说,只道“……龙子讳穆者,始祖也。……穆公之后,复何疑焉。吾也凛切思之诚,于宾客之戾止者,尝倒履以迎之矣。龙子问序,其能靳之乎?”所以值得怀疑,因为没有确凿的历史资料证实。如果定龙穆为始祖,那么,这武陵龙氏就不能称为“武陵龙氏”了。然而,龙穆肯定有后裔,他的后裔该称中华龙氏什么世系,或叫什么龙氏,待考。
再谈(舜)纳言龙——(夏)龙圉——(周)龙子(穆)——(东汉)龙
述——这种传承关系,我认为,不能完全成立。为什么?因为这里的(夏)龙圉,是纳言龙的后裔,没错。但是,(夏)龙圉并不能完全肯定是龙穆一脉相承的血缘先祖,也就是说,龙穆并不能完全肯定是龙圉一脉相承的血缘后裔,跟上述龙穆与龙述的关系一样,也没有确凿的历史资料证实,所以值得怀疑。如果这种关系成立的话,那就不能这样写:“吾阅龙氏谱,系出太昊,时以龙纪官为氏,降而至于有虞之纳言,有夏之龙圉,有周之龙子”,而应该把里面最后的“有虞之纳言,有夏之龙圉,有周之龙子。”改成“有虞之纳言,传于夏之龙圉,(龙圉)再传于周之龙子(穆)。”
至于(舜)纳言龙——(西汉)龙勉——(西汉)龙有孚——(东汉)龙述——,和(舜)纳言龙——(西汉)龙勉——(西汉)龙有孚——(西汉)龙先仕——(东汉)龙述——这种传承关系,甚至有:“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至第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的说法。 在上面这段话里面,出现了“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至第四代有龙述”这么一种说法,或干脆把龙勉摆在首位(《粤中龙氏族谱·庆流后裔长发其祥》),就更容易引起武陵龙氏始祖定位的错乱了。
这里面的龙勉,是不是龙述的曾祖?武陵龙氏的一世祖到底是谁?我们如何正确看待古人对武陵龙氏一世祖的定位?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龙勉、龙述为何许人也?
据资料载: 龙勉,生于西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0年),终于元康己未(公元前62年)。祖藉河北钜鹿,汉时官于秦,子孙定居扶风京兆。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任程邑亭长(一为“学长”)。
据史载:龙述,字伯高,扶风京兆人,祖籍钜(巨)鹿。生于西汉哀帝元年(元寿,庚申,公元前1年)二月十五日。东汉时,初官山都长。公敦厚周慎,为伏波将军马援所推重。建武己酉(公元49年),擢零陵(即湖广永州府)太守。家武陵。卒于章和戊子(公元88年)七月十五日。寿89岁。葬永州北门外司马塘。州人树石坊楣镌“谨饬名儒”四字。
龙勉与龙述相隔130年,他是不是龙述的曾祖(太公)(按:太公,可作为曾祖,亦可作为祖父,也可作为尊称),也就是说他们的血缘关系是不是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必须要有确凿的历史证据。
从相隔的年限和居地分析,他们有可能是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但是,仔细一推敲,就值得我们怀疑了。他们中间只相隔两代(父亲和祖父),其代距平均约43年,试想,在古代的婚姻史中有这样每代都是晚婚或38岁以后才得子的记录吗?可以断定,没有。这是疑点之一。
疑点之二:在大多数武陵龙氏族谱中,特别在编修最早的汉谱——《武陵龙氏重修家谱》和较早的唐谱——《道州龙氏谱》以及宋谱——《永新龙氏(初刻)谱》、清谱——《南城龙氏七修谱》中,都没有提及龙勉这个人。如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龙文彬在专门探讨武陵龙氏、盐堆(永新)龙氏来源的《原姓》这篇文章开头的一段话:“昔,勾龙氏以官,豢龙、御龙以技,非吾龙也。郑渔仲(即郑樵)《通志·氏族略》:‘龙氏,臣也。龙为纳言,子孙以名为氏。’周有龙子穆,见称于《孟子》,然皆年邈世湮,未敢妄附。惟东汉伯高公,由京兆宦楚,任零陵太守,子孙家于楚,此吾龙之所自出也。”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武陵龙氏的一世祖是龙述,而不是其他人。龙述以前的先辈是谁?无法考证,也没有必要去考证。我们只要知道龙氏的得姓鼻祖纳言龙和武陵世系的始祖龙述就行了。究其原因是:年邈世湮,未敢妄附。即没有确凿的历史记载,不要乱绍祖宗。
宋代郑樵撰的《通志·氏族略》曰:“(龙氏)今望出天水、武陵(今湖南常德市)。”可见,当时的龙氏郡望有二:一为天水郡,一为武陵郡。龙氏因以天水郡名,即为天水龙氏。龙氏因以武陵郡名,即为武陵龙氏。
如果把龙勉作为龙述的曾祖,那么,这就要完全推翻这种“武陵龙氏,或中华龙氏武陵世系”传统的定位,整个武陵龙氏的历史和族谱都要改写,或不复存在。翻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就可以知道,古人为什么要这样定位的原因。例如:在秦纪年中,把嬴政称为始皇帝(公元前221年,庚辛年,称帝),后才有秦二世。试想,秦始皇嬴政没有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吗?有。史学家为什么不去写秦始皇的先祖?因为秦朝的始皇帝是嬴政,而不是其他人。又如:永新是武陵龙氏的第二发祥地,永新(盐堆)龙氏的肇基祖只能是西仲公(龙庚);粤中龙氏的始祖只能是龙近天。同理,武陵为郡望,中华龙氏武陵世系的始祖只能是龙述。
如果能把龙勉定为始祖,或把龙勉定为龙述的曾祖,摆在首位。那么,龙勉有没有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呢?有。你为什么不把龙勉的父亲或祖父或其他先祖写进族谱中并摆在首位呢?能不能把另外一个人再列为龙勉的父亲、或祖父、或曾祖、或高祖呢?依照这种逻辑,当然可以。但是,你能找出这个人是谁吗?除非你牵强附会,或张冠李戴,否则,你是永远找不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先祖很聪明,用“然皆年邈世湮,未敢妄附”这句话来圆场,不要节外生枝。试想,曾为吏部主事的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龙文彬等先贤,以他们的学识和条件,难道找不出龙述的曾祖是谁吗?如果是龙勉,为什么刘文彬、龙仁夫、龙衮以及文天祥、程颢、柳公权、蔡邕等这些先贤从来没有提起过龙勉这个人呢?
在我们现在编修的龙氏族谱中和搜集的资料中,有少数的族谱和资料,说“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至第四代,有龙述”,居然认定龙勉为龙述的曾祖(或曰“始祖太公”,公元前130——前62年),认定龙有孚定为祖父(或曰“始祖公”,公元前92年——前30年),认定龙先仕定为龙述的父亲(或曰“始祖父”,公元前52年——前8年。据湖南龙氏族谱记载:龙先仕有四子),那么,龙先仕除龙述以外的其他三个儿子及其后裔又在哪里呢?龙述的高祖及高祖的高祖又是谁呢?这就越说越复杂了。
疑点三:在《零陵九芝堂龙氏族谱》、《东安龙氏族谱》等族谱中,称西汉末年的龙丘苌为龙述的祖父,这又作何解释呢?难道龙述有两个祖父吗?实际上,龙丘苌中的龙丘是复姓,后来,他的子孙才把复姓龙丘改为单姓龙和单姓丘。但是,这一支龙姓后裔跟豢龙氏中的一支龙姓后裔和御龙氏中的一支龙氏一样,他们与纳言龙的后裔的血缘关系有别。
疑点四:假定龙勉是龙述的曾祖,他的祖藉在河北钜(巨)鹿,汉时官于秦,子孙定居扶风京兆。若他的子孙称之为“武陵龙氏后裔或中华龙氏武陵世系后裔”,合适吗?岂不风马牛不相及!况且,龙勉还有其他的后裔。
这样一写,明眼人一看,龙勉为一世祖(虽然写的是曾祖,但意在为一世祖。注:有的资料称龙勉为始祖)),那么,武陵龙氏,也就不能称之为“武陵龙氏”了,那又该怎么称呼呢?
此外,在上面引用的资料中,对龙勉的出生年份和一些表述方法不当。如:公元前130年,为西汉元光五年(辛亥),而不是元光元年。终于元康己未(公元前62年),这里面的“终”应改为“殁”或“卒”。元康前面要加一个“汉”字,用以识别朝代。
关于龙勉在族谱中的出现,疑点很多。下面列举龙灿珠先生发现的4个问题:
一、龙勉,首先出现于清修族谱。宋谱、明谱都无记载。任何历史典籍或图书,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名。
二、龙勉任“程邑亭长”,无历史依据,值得怀疑。据考,在今陕西咸阳市东有个地方,西周时称“程”,一作“郢”,亦称“毕郢”。周文王曾迁居于此。汉朝以此地为皇室的墓地,因此此处葬了五位皇帝,后称“五陵”。而在此处居住的皇室子孙,多为纨绔子弟,因此有“五陵少年”之称,其权力和作用都有限。此地是否居住了龙姓子孙,待考。但龙勉于汉昭帝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86年)任程邑亭长(一为“学长”),没有历史依据,连古代传说都没有,更值得怀疑。
三、“亭长”,古官名。西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亭一,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其权力和作用都有限。后人对亭长的评价过高,乃言过其实,不可信。有人把龙勉任“程邑亭长”,改为任“程邑学长”,更是可笑。所谓“学长”,相当于学校里的班长,现在的“学长”,多为同学间的尊称。古今各个朝代都没有设置“学长”这个官职或出现“学长”这个官名。
四、扶风,位于咸阳西南,伯高公的原居地。试想,伯高公的先祖怎么会从河北钜(巨)鹿或从扶风来到咸阳东的“程”地去当“亭长”呢?其可能性非常小。况且,“亭长”这个官职,是他的后人值得骄傲与炫耀的吗?如果值得炫耀,那历史上为什么不称“龙氏因以程邑名,为程邑龙氏”或“龙氏因以扶风名,为扶风龙氏”呢?有的人可能会天真地认为,现在不能标新立异改为“程邑龙氏”或者“扶风龙氏”吗?不能!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一个望族姓氏和她的始祖的选择和定位是不能随意改动的。正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她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一样,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和定位。
另外,还有一种关于龙氏迁徙路线的表述:(河北)钜鹿——(陕西)雒阳——湖南(道州)——江西(永新)——广东(广州)(《粤中龙氏族谱》,2005年编修)。这里面的雒阳,就更让人费解了。
据考:钜(巨)鹿,在今河北省邢台市;汉代的钜(巨)鹿,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境内。
雒(洛)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秦置洛阳县,汉改雒阳县。怎么一下跑到陕西去了呢?在陕西省的东南部,有一个旧县名叫雒南,1964年改为雒南县,但不叫雒(洛)阳啊!因此,为自圆其说,他们便认为陕西的雒(洛)阳,就是扶风京兆。这是真的吗?不是!有这样真实的史载吗?没有!汉代的扶风京兆,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京兆,是古都西安(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古称。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翼)称“三辅”,共治长安城中。这三者既为地区名,也为官名,与郡守相当,共同管辖京畿地区。因此可以肯定,陕西没有雒(洛)阳,只有扶风京兆。龙述的先祖从河北的钜(巨)鹿迁至陕西的扶风京兆,这才是史实。
综上所述,我认为,今天编修族谱,要从“信以传信,疑以存疑”或众说纷纭的古族谱或相关资料中,再去寻找真实的史料,确实很难。古人有一种“文取足证”“宁缺毋滥”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现在一种新的观点提出,或确定一种新的说法,必须要有确凿的历史资料作为依据,必须认真考究,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牵强附会,不要以讹传讹,更不要节外生枝,这样才有说服力。在武陵龙氏中,遗存至今的汉、唐、宋代编修的族谱和绝大多数不同年代编修的龙氏族谱,以及龙氏族众和历代有名望的先祖,既已确认舜臣纳言龙为武陵龙氏的得姓鼻祖,龙述为武陵龙氏始祖,那么,作为武陵龙氏伯高公的裔孙,就应该统一这一认识,坚持这一观点,并依据确凿可靠的历史资料编写好族谱。切勿翻到过去一些未经考证为确凿的史料,或听到一些传说,就当做一种新的发现,而又未经再次认真的探讨、推敲、明辨真伪就草率地写入新编修的族谱和相关资料中,这容易犯错。因为这些载入族谱或资料中的所谓的史实会误导读者,甚至以讹传讹,贻误子孙。
孙中山先生说:“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家庭的团结扩展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利用。”毛泽东先生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搜集宝贵的资料。”由此可见族谱的重要性和它能起到的作用。因此,我们今天编修族谱,必须认真推敲,其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当然,在史书和族谱中,编修者个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是始终存在的,但必须要与其他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相比照,必须用事实来说话,以史实来辨析,这样才能以理服人,以利后人再去探索。我们一定要遵循“敦厚周慎”等祖训,传承先祖的优良作风,谨慎行事,以史为鉴,以史为据,认真考证,仔细推敲,去伪存真,秉笔直书,求实,求真,求新,把好质量关,这样,才能把新编修的族谱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的水平.
2012/11/28于永新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