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源流简介
龙述字伯高,京兆人(今之西安),生于西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擢拜零陵太守。由楚而仕于吴,吴又仕于楚,殁葬于湖南永州。世代繁衍至今已七十余世,历经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等十余朝代,时长二千余年。
考其我龙氏世系,谱牒源流,伯高公传至二十八世西仲公前谱称“武陵龙氏扶风零陵世系”,尊伯高为一世,谓称《龙氏外谱》。西仲公至侃公(伯高公之三十一世),侃生五子:钦、琮、瑊、瑀、琳,子孙自永新散徙各地,支流派分,遂各以一派为旧谱,皆尊西仲公为一世,即“永新世系”,谓称《龙氏内谱》。庚公字西仲为一世祖,定居江西永新莲塘,后裔先后散居赣、湘、粤、桂、黔、川、鄂、皖、陕等十二省。鉴于时久代远,辈次易于混淆,高低难分,为统一家谱,世次不乱,各派各祖之裔,均以江西永新世系伯高之二十八世庚公字西仲为一世接传。钦、琮、瑊、瑀、琳各祖之裔又分为:钦派、琮派、瑊派、瑀派、琳派等五大房系,均以侃公字景荀为伯高之三十一世。钦、琮、瑊、瑀、琳各祖为三十二世。以上称为“龙氏通谱”。
钦公传至四世曜公,家自江西永新徙居湖南茶陵褒书之东山。曜公之裔孙通方公自茶陵迁湘潭榜塘。宋仁宗(公元1023~1064年)时,湘潭辑修家谱,以通方公为一世祖(伯高公之三十七世)。通方公之裔福瑞公迁湘乡城南泰和坊,其后裔大禄公(伯高公之四十八世)迁徙邵陵神滩渡,后又迁邵阳、隆回、衡阳、宁乡等处,从此大禄公又为邵陵世系之基祖,以大禄公为一世祖。清道光年间编了《万安龙氏宗谱》八卷留世。
邵陵龙氏以大禄公为一世祖,传到第五代分仲华和仲泽两支.第六代祖字派后字派也不同:
仲华支字: 大梦源林仲 祖敦世尧舜 楚汉一志永 远孝顺久长
正直培纲纪 均安礼义和 人文恒蔚起 发绩定联科
仲泽支字派: 大梦源林仲,祖宗德志应,永兴国安邦,文明治世定,
必久成太运;训行先孝友,师表奉廉东,本笃长敦睦
资料整理:大禄公下21代正茂,字子仪
22代直裕,字平江
23代培军,字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