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轩辕乾坤定 中华龙人永世传
轩辕本意为车。有熊氏少典之子公孙轩辕及其氏族,以发明制作车的技术而得名.舟车的制作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开创了黄帝新时代。
轩辕氏继承发扬了“万年前地球大洪水后至五千年前后”伏羲神农以来神州大地农耕文明,中华原始农业文化得到大发展。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轩辕黄帝奠定天下. 成为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继伏羲神农后的又一共主. 首开华夏“政治文明”之先河.
黄帝与炎帝一样同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
黄帝与炎帝均来自神农部落,都是华夏嫡裔,中华龙的传人.
黄帝兴起时最出名的华夏族部落及首领有三:
炎帝榆罔___当时天下部落联盟共主.炎帝部落为神农氏族之直系后裔,靠其先祖神农氏发明耒耜之伟绩,世居逐耕部落联盟之首.
蚩尤___是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的一群农耕部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部落。“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路史·蚩尤传》)。其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蚩尤最为暴”(《史记》).其实力最强,乃得益于其居地产盐,并在煮盐的生产过程中,发明了冶炼金属与制作兵器。
黄帝___新兴的有熊氏部落首领,与炎帝均由神农氏族发展而来,同属农耕部落联盟。
黄帝兴起后统一了华夏部落, 成为中国上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拥载为华夏人文初祖,与生于姜水(今宝鸡境内)之岸的炎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三皇之一,五帝之首。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孔颖达疏:“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
黄帝生于河南新郑(一说山东曲阜或甘肃天氺),长于姬水之滨(今陕西武功漆水河或天水清水),故姓姬。居轩辕之丘(一说今河南新郑西北(《大明一统志》),一说天水清水),故号轩辕氏. 建都于有熊(今新郑),称有熊氏. 裴駰《史记集解》:“号有熊。”司马贞《史记索隐》:“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
《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黄帝即位据说是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其生卒年份据传说推算为公元前2717—公元前2599年。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制衣冠,建舟车,房屋,发明指南车,阵法,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并有了文字,他以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
黄帝是少典与附宝之子。少典乃华胥氏之孙、伏羲与女娲之子、炎帝与黄帝之父。
少典氏历代部落首领:
第一代世公少典君:金字辈,讳紫阳氏,又号大罗氏,讳中国.妻五人,生五子,娶上古陈氏,生少典君
第二代公讳石年:天字辈。厉山氏(炎帝神农氏)
第三代公讳少典:地字辈。少典氏
第四代公讳勖其:玄字辈。乃少典公之子也;妣蜀山氏,生子芒昧。
第五代公讳芒昧:黄字辈。乃巨駓公之子也;妣逿伊氏,生子夷栗。
第六代公讳夷栗:宇字辈。乃芒昧公之子也;妣女仪氏,生子柏坚。
第七代公讳柏坚:宙字辈。乃夷栗公之子也;妣赤水氏,生子节。
第八代公讳节: 洪字辈。乃柏坚公之子也;妣钜闾氏,生子赫胡。
第九代公讳赫胡:荒字辈。乃节公之子也;妣摩利氏,生子封胥。
第十代公讳封胥:日字辈。乃赫胡公之子也;妣女娥氏,生子依卢。
第十一代公讳依卢:月字辈。乃封胥公之子也;妣九方氏,生子启昆。
启昆生黄帝轩辕氏,传说中黄帝有嫘祖、女节、丽娱(彤鱼氏)、嫫母等四位夫人。
关于黄帝的出生有好几种说法。最通常的说法是,有熊氏部落首领少典娶了有乔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长妃叫女登,次妃叫附宝。有一天,长妃女登在华亭游玩,忽然有一神龙来伴。女登因此怀孕,生了炎帝,取名榆罔。传说他生下来三天能言,五天能走,七天就长全了牙齿,五岁便学会了许多种庄稼的知识。但是,因为他相貌长得很丑,“牛首人身,,脾气又暴,少典不大喜爱,就把他和女登母子俩养在姜水河畔,所以,炎帝长大后就以姜为姓,姓姜。
再说少典的次妃附宝,有一天到郊外游玩,忽遇暴雨,有大电光缠身,许久才离开,绕北斗而去。结果,附宝感而受孕,怀胎25个月,生下黄帝,起名叫云,黄帝长得“鹤目龙颜”,落地能语,性情和善,很受少典的喜爱,就带着他和附宝一同住在阴水河边。附宝生就的美容丽质,非常动人,被人们呼为美姬。她常在阴水边洗衣淘菜,人们见多了,就把这段河叫成了姬水,黄帝长大以后,便也以姬为姓,名叫姬云。
相传黄帝出生夏历三月初三,(一说生于二月初二),俗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黄帝姬云长大以后,身高九尺开外。他为人敦厚朴实,好施仁义,很受部族人民尊崇,被拥戴为部落首领,成了有熊氏部落的继承人,他利用姬河两岸天然的地理优势,与丰富的矿产资源,鼓励部族民众发展农牧业生产,亲自教百姓播五谷,植草木,驯养猪,牛、羊、狗等,使有熊部落很快富庶强盛起来,周围许多弱小部落见他好行仁义,以邻为友,能团结人,就纷纷前来投奔、归顺,使有熊部族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族。巫师说他“以土德王天下”,土是黄色,所以叫黄帝。
史记又云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黄帝逝世后葬于桥山。少昊立,之后高阳立,即颛顼帝。颛顼死后,黄帝曾孙高辛立,即帝喾。喾死,子姬伊放勋立,即尧。尧死,舜立,舜是颛顼的五世孙。黄帝之后、少昊、颛顼、喾、尧、舜五帝立。所以说黄帝是三皇之一,五帝之首。
黄帝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五天帝之一(中央之神)。
《礼记·月令》:“(季夏之月)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史记·天官书》:“黄帝行德,天夭为之起。”张守节《史记正义》:“黄帝,中央含枢纽之帝。”宋高似孙《纬略》卷八:“《洛书》曰: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赤云扶日;黄帝起,黄云扶日;白帝起,白云扶日;黑帝起,黑云扶日。”
一般公认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
黄帝族传承了炎帝族以来开创的华夏农耕文明,积攒数千年的中华原始农业文化得到大发展.
炎帝族和黄帝族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黄帝时代是地球冰冻期结束所发大洪水和大禹治水之间社会最盛之时代.自燧人华胥(华夏)以迄唐、虞,当不下数千年。牺、农之时,虽已发明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但其生活还很简单。至黄帝时,农业, 衣裳、居室、律历、算数、图画、文书、陶铜、舟车、弓矢都大发展.
渭水流域为华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晋代郭璞《水经》:“黄帝生于上邽(gui)轩辕谷”。 天水市清水县古称上邽,省、州、县志亦均有记载:“轩辕谷,东南七十里,黄帝诞于此。”黄帝“生于姬水,长于寿邱”。宋.罗泌博考众说所著《路史》,该书注中有寿邱在上邽语。这些史实与成纪为伏羲、女娲生地,宝鸡为炎帝生地互相印证,证明渭水流域为华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近代史学家范文澜、当代史学家何光岳、古代天水名吏胡缵宗、当代原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等均认为清水是轩辕故里,他们或撰文、或题词都鲜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彩陶出现.轩辕黄帝故里野迹的显示是“从学会制陶开始”的。从清水县境已经发现的分布于牛头河中游及其支流樊河、后川河、南道河、白驼河、林河避风向阳的台地二十五处遗址出土文物来看,以石斧、石刀、陶仿轮、石矛、石镞为主的生产工具,以陶鬲、陶罐、石碗、钵、杯、豆为主的生活用具,这些珍贵的实物证明,先民们不仅开发了牛头河中游的沃野,还披荆斩棘、不畏艰苦地开辟了海拔一千七百米的高山。陶器的出现,更加促使了人类生活的相对稳定。随着磨制钻孔石器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畜牧饲养业也发展了起来。轮制器皿技术,麻布纺织技术及弓箭、捕鱼等工具的改进,使得生产迅速发展,生活资料日益丰富,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就其彩陶纹饰和经络艺术来看,千姿百态的造型、色彩明快的色调、变化多样的图饰证明先民的精神文化也丰富而多彩。器皿造型的创作经验,对以后历代的器皿造型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部落壮大.农业发展.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顺渭河流域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
据《史记·五帝本纪》,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据郑玄注释,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又据古史传说,黄帝非常重视发展农业,掌握了平原农业的许多特点,“岁时熟而亡凶,天地休通,五行期化,故风雨时节,而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路史·疏仡纪·黄帝》)。黄帝充分认识到,必须挖掘土地的潜力,广耕耘,勤播种,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他率领百姓“时播百谷草木”,并“淳化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大戴礼记·五帝德》引孔子语)。传说中黄帝的行为感动了上帝,出现了许多祥瑞之兆:“地献草木”,“九牧昌教”(《论语谶》)。
距今7000年左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今天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壳、稻秆、稻叶等,其中也夹有少量炭化的稻谷,此外,还有木屑(片)等,相间组成多层次连续堆积.还有大量的用于农业生产的骨耜,说明了耜耕农业已经有了发展。
距今六千年左右的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和墓葬中都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
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华北磁山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灰坑、房址和一些壕沟,发现一批制作规整的农具。发现88个粟遗存窖穴,其中的384号窖穴堆积粟的厚度为2.9米,据计算,当时堆积的粟约有10 立方米,储量约10万多斤。在同一时期的河南裴李岗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年代相近的粟遗存,出土的农业工具有类似磁山文化的石磨盘、石磨棒、石铲和石镰等,且制作更为精细工整。
黄帝在战胜蚩尤之后,使得中原平原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后来,在以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里就出现了一个农业方面成绩卓著的领袖——弃。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中国平原农业的代表,被尊为后稷。他生当“陶唐虞夏之际”。《诗经·生民》说他种的大豆(菽)、谷子、麻、麦都特别好。他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得耕耘除草,还知道挑选良种。《诗·周颂·思文》歌颂道:“思维后稷,克配彼天,立我民,莫菲尔极。”
水井发明.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井的发明,古人也归功于黄帝。如《世本》说:“黄帝见百物,始穿井。”《易》井卦释文引《周书》云:“黄帝穿井”,等等。中国史前农耕聚落分布,每每呈现出沿小河而居的特点。它反映出早期农业在水的利用方面对于河流的依赖。中国的河流水系星罗棋布,大河的支流、小溪纵横交错,它为史前沿河而居的先民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然而沿河而居必然限制人们的活动空间,束缚农业生产的规模。井的发明改变了农业对于河流的依赖,使得农业生产规模空前扩大。同时聚落的分布可以不受河流的限制而获得扩展。依据考古发现,水井最初出现在河姆渡遗址第1—2层相当于松泽文化下层的时期,其碳14C测定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这里是长江三角洲水位较高的沼泽地带,无需深挖即容易见水,这里首先发明井不足为奇。而水位较低的黄河流域,开凿水井难度较大,而水井对于农业的意义远非长江三角洲的水井可堪比拟。但大约到距今5000—4000年的时候,黄河流域的龙山时期文化遗址普遍发现有水井,它表明水井在黄河流域的经济生活中已发生了显著的效用。如河南洛阳矬李遗址和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四千多年,基本上与黄帝时代相符。
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了人们摆脱自然以及与自然现象作斗争的能力,增强了部落的整体实力,使整个部落越来越强盛,为后来统一中原各部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决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黄帝奠定天下.
黄帝与炎帝、蚩尤之战,史籍所见,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汉代《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依附杀蚩尤”。熊、罴、貔、貅、貙、虎为六种兽名,应是有熊部落中六个氏族的名称,或谓图腾。阪泉,水名,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涿鹿,山名,在今河北涿鹿县,与阪泉相距不远。
第二种说法:周朝《逸周书·尝麦解》,也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有关黄帝的记载:“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广平之地曰阿。争战发生在涿鹿山下的开阔地带,隅指角落,“九”意指多。“九隅无遗”是说蚩尤驱逐赤帝(即炎帝)部落不留遗地。地冀指中原冀州。《尔雅·释地》:“两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当时把黄河入海处称为东河,河套向南流处称西河。《周礼·职方》记:“正北曰并州”,今山西太原、河北正定保定皆属之;“东北曰幽州”,今北京市属之。上古冀州位于幽、并之南,地在今山西南部及河北西南部。传说蚩尤被杀之处,在今山西运城解州。
第三种说法:战国至汉代的《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风伯雨师是农耕蚩尤部落专司气象的巫师,后为农业气象神,立有庙,岁时奉词。《韩非子·十过》说:“昔者黄帝俣鬼神于泰山之上……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反映了风伯雨师与蚩尤部落之密切关系,因为农业部落生产的有无收成都是与风调雨顺分不开的。
三说孰是?这些流传千年后才被记入典籍的史前传说,我们或可探其史影,考其族群、社会、经济、文化......
窃以为:这确是一段史实。
首先反映出了经过数千年的原始农业,发展到黄帝蚩尤时代,已有了一个相当水平,社会财富的剩余和积累已不少.或更有可能的是自然环境发生大变化, 不仅考古证明了,而且文献也反映出:渐热的高温天气,导致环渤海和东南沿海先是海浸,后又大旱,低洼之处的部落不断寻找新的领地,部落间从神农时期的偶有争斗,到当时的部落共主炎帝榆罔时,文献一个“世衰” 表明其已无法掌控时局,部落间相互大动干戈时有发生,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只不过是其代表和缩影而已.
二是反映出有熊氏部落在黄帝带领下,兴旺发达,由弱到强,从渭河流域发展到了炎帝榆罔和蚩尤的冀中腹地。相互间的战争已在所难免。黄帝部落虽是有备而战,但也是通过多年的若干次大小战斗,在最后决战于炎帝榆罔的都城,阪泉之野,也是通过多次反复恶战,黄帝才得以战胜炎帝。这其间,早已居处冀州的蚩尤已多次向炎帝榆罔用兵,促使炎帝共主地位的崩塌,蚩尤问鼎也是一重要原因。
三是黄帝的统战谋略未能全成,蚩尤未能臣服,问鼎共主地位的黄帝蚩尤最后不可避免的决战于蚩尤的都城,涿鹿之野(近年又有涿鹿之战在彭城(今徐州)一说)。双方都有众多大小部落随从,蚩尤还占兵器先进(铜器),天时地利(风伯雨师),曾一度打得黄帝退避三舍,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于黄帝?可能是黄帝得民心,经济强,武备实.还有可能黄帝在占了今晋南运城一带后,掌握了蚩尤部落先进的冶铜技术,兵器上已不输蚩尤,关键是更请来了应龙天女这些生力军,特别是战车(指南车)的使用,终使蚩尤败北.黄帝终于走上共主圣坛.
黄帝首开华夏“政治文明”之先河.
封禅泰山.黄帝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人们说他以土德为帝,故称为黄帝。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
画野分疆,《路史·后纪一》:“黄帝始分土建国”。据说,黄帝奠定天下后,“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以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分华夏为九州.
设官司职.黄帝以云为名命中央职官:如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置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即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修德振兵.创文治国武安邦之先.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 在军事方面,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夷牟造矢,挥造弓,制造刀、枪、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
制礼兴乐. 重祭祀.黄帝经常封祭山川鬼神。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办婚丧、制棺椁、修坟墓.不忘祖先不忘根本. 黄帝还让伶伦和垂制造乐器磬和钟,伶伦创制律吕,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 容成综合以上六术,制作乐律和律历。制礼兴乐 , 教化百姓.
仓颉造字. 沮诵和仓颉造字,具六书之法。史皇作图,著书. 隶首发明算数,定度量衡之制。
天文历法.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天文、历法。羲和与常羲分别负责观测太阳和月亮,臾区观测行星.划分星度为28宿。大挠创立甲子纪年,作干支,纪时: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创阴阳五行、十二生肖.
制陶冶炼.原始制造业得到发展,制陶业更精: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出现:炼铜,铸鼎、制造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等.
便利交通. 共鼓和货狄制造舟楫.风后发明指南车、战车、记里鼓车等。
创新医学. 相传黄帝亦通晓医术,后人撰的中医《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与岐伯讨论的问答体裁编著的,分成《素问》与《灵枢》二部。黄帝与歧伯讨论病理,发展了中医中药学,使百姓疾患得以治疗。
发展农业.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创制衣裳. 创制纺织技术,用以制作衣服冠冕,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
修房造屋. 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 筑城邑,建宫室.有了祠庙, 蚕室、城堡、庭、堂、观、阁、楼、门、阶等。
日常生活. 雍父造舂和杵臼,方便了粮食加工.黄帝又着人制作了釜甑,教人民生火做饭,吃熟食,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有了熟食、粥、饭、酒、肉.定物名,如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关心民生.黄帝定期巡视各地,了解人民生活情况,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因此深得人民的爱戴。
黄帝时代上古世人理想
透过千古神话传说的迷幻,我们或可洞察和感悟中华天道文化在上古时代所闪显之一二。龙飞凤舞,龙凤吉祥,事在人为。得道成仙,可叹的是痴迷者前赴后继追皮毛。乘龙飞天,不正揭示了中华龙——中华人——龙的传人——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吗——天道自然!
黄帝善于用人施治。目前,关于黄帝最早的记载,出自于尸子神明:“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
一道修德,惟仁是行,龙凤呈祥。
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记载: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国,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
有一天,黄帝与大臣们正在洛水上,忽然见到一只大马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理想之国梦祖宗。《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表明在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敬天畏地,返璞归真。据《史记·封禅书》和《云笈七签·轩辕黄帝》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常游天下名山与神相会,修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百余岁得神通。于荆山铸宝鼎成功,即有龙垂胡髯以迎之。“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他还曾“登崆峒山见广成子问至道”,“东到青丘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南至青城山谒中黄丈人”,“登云台山见宁先生受《龙跷经》”,
“问正一之道”,又“练石于缙云台”,“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黄帝飞升后,为“太一君”,后来“享之列为五帝之中方君也”,台之为中国历史传说 “五帝” 之首。
天道自然,福祐苍生。黄帝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腔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间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据说龙须草便是那些龙须变的。"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 “仙登于天”。《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黄帝在道教中被尊为道家开创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
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真灵位业图》中,排列神仙位次,称他为“星圃真人轩辕黄帝”,列在第三神阶的左位。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永世缅怀
自燧人氏广布神州,中华圣母华胥——华夏儿女:伏羲女娲,之后炎帝神农氏绵延数千年,到黄帝轩辕氏一统天下,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瓜绵繁衍,生生不息.
炎帝神农氏族中的黄帝族兴起并一统天下后,与当时炎帝榆罔及蚩尤九黎部落为代表的神农氏大小部落逐渐融合,除产生了到汉朝时称为___汉族___这一中华民族的主体外,一部分由于社会的政治的多种原因,漫向四方,先后与早期到达的神农后裔或更早的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后裔融合。产生了众多的少数民族.
东北方的夫余和高句骊.《逸周书·尝麦解》:“命蚩尤于宇少昊”。说战后蚩尤部落曾被安排在少昊部落(曲阜)的边垂居住。东夷(商、周时代“华夷五方”格局形成后的称呼,神农氏九黎部落和炎黄融合后的部族)的分支东北夷,可能和后来的夫余乃至高句骊有关。
北方的匈奴.王嘉《拾遗记》载:“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邹姓屠姓今为汉族常姓。“有北之乡”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见于《诗·小雅·巷伯》,孔颖达疏:“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说明曾经有一部分蚩尤遗裔被迁到北方。蒙古族学者陶克涛著《毡乡春秋——匈奴篇》,论蚩尤是匈奴在传说时代的称号,被黄帝北逐的荤粥当是蚩尤(部落遗裔)。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周书·帝纪第一》:“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单于之裔”。
南方的少数民族. 黔东南苗族史诗《枫木歌》,说苗族始祖姜央(炎)是从枫树树心中生出来的。表明了先祖是炎帝神农氏后裔。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苗族学者联系《山海经·大荒南经》记:“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论证苗族为蚩尤之裔。《苗族简史》载:“川南、黔西北一带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从枫木中生出苗族始祖之传说,实涵蚩尤再世之象征意义。
时至今日,布依族仍称苗族为“布由”。布依族“布”意为“人”或“族”。在词法上是限制成分在中心成分之后,“布由”意为“由族”(“由”也“农”也)亦可记为“尤族”。与蚩尤部落的他称一致。
苗族普遍存在长时间远距离迁徙的传说历史。这是与其较长时间地保持游耕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分不开的。当然,也有政治和社会的原因。如同汉族是多元形成的一样,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族群,苗族原初的族源即呈现出多元性。
苗族古称“苗民”或“三苗”。除了上述炎帝神农氏和蚩尤(农部落)与“苗民”、“三苗”有直接的族源关系而外,黄帝之裔缙云氏、颛顼之裔驩头也都分别是三苗、苗民的主要族源之一。 在榕江一偏僻苗塞中发掘出的“苗族古歌”,解答了榕江西山上“苗王庙”的千古之谜,同时解释并确认了“苗王庙”所供的祖像是蚩尤”。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茶乡即今湖南茶陵县,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侧。古三苗居地亦曾及于湘赣间。据《史记·吴起列传》记:“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阳湖。因此,三苗极可能是从神农氏之裔,或即蚩尤(农部落)之遗裔发展而来的游耕农部落群。
“三苗”之始见载籍,有《尚书·虞书》:“窜三苗于三危”。孔颖达疏:“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此所谓“国名”,实为部落名称。“缙云氏”是黄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后发展为部落名称。《史记正义》案:“黄帝有熊国君,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直接指缙云氏为黄帝。《史记集解》说黄帝“亦号轩辕氏”。杜预注《左传·文十八年》:“缙云,黄帝时官名”。此所谓“官名”,实指黄帝部落的分职名称。《左传·昭十七年》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名”。即以云作为本部落以氏族为单位的军事编制(云师)的名称和该氏族所担任的部落公职名称(云名)。
“三危”,孔安国传曰:“西裔之山”,裔指边远之地。《山海经·西山经》有“三危之山”,郭璞注:“今在敦煌郡”。汉置敦煌郡,治在今甘肃敦煌市。敦煌市东北有三危山,今置三危镇。《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戎”本意指山间谷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于山间谷地之人,今之所谓“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今日黔西北苗族流传的古史传说,言其祖先原住积石山以西,从日没方向移到积石山,经过若干代的长途迁徙,渡过黄河,到了长江中游一带,最后进入西南地区。这其实也揭示了远古神农氏族的发展轨迹.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敦璞注:三苗之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驩头又作驩兜,《尚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史记·五帝本纪》:“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属武陵山区,行政建置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简史》说,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与驩兜有亲缘关系。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语中被称为“驩兜”,泸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庙。联系考古和乡土文献,口传历史,遗址等综合考察,湘西发现有12000年前稻谷遗存,会同有炎帝神农氏遗迹。可说远古早有神农先民在这一带繁衍,一脉相传。
蚩尤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活跃在今河北山西及山东西部的一个农耕部落名称,即该农耕部落酋长与部落民之共同名称。蚩尤部落为神农氏氏族后裔,属炎帝部落联盟。传说蚩尤部落善长于金属冶炼和制造兵器。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争战失败,其遗裔大部分留居中原。据《管子》所记,蚩尤部落加入了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公职。《拾遗记》载,邹氏、屠氏为其遗裔中可查之姓氏。
蚩尤部落中一部分迁到北方,与荤粥(匈奴之别名)有族源关系。蚩尤部落中的南迁者,与苗民、三苗有族源关系。三苗来源呈多元性,除蚩尤遗裔之外,尚有黄帝缙云氏之后,颛顼氏之后等。
今天的苗族人民普遍地将蚩尤和三苗视为自己的先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 Chib Yeul 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但这种称呼,似乎和更早的弇兹燧人氏,华胥氏称呼部落分支首领为“耶姥”有相同之处(或音同而后人字写得不同),这就露出了千百年来华夏族是一脉传承之倪端。
从关于蚩尤和三苗传说的记述中,可以看到中华大地上,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由于汇聚、争战、融合、迁徙等等,造成了中华各族在起源形成阶段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状况。
五千年前,与黄帝同时代的九黎部落联盟,据史书记载,其成员中除了苗族以外,还有黎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如果按照过去史书的称谓,把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统称为“蛮族”,或称“南蛮”、“荆蛮”,那么就把我国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了。这就是说九黎、三苗、南蛮,不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而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也就不仅是苗族的先祖,同时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同时可看到,苗族在古代多次迁徙过程中,包括南迁和西迁的过程中,逐渐演化为若干民族,只有一部分仍保持着苗族的称谓。由此可见,这些演化出来的民族自然也是九黎的后裔,也是炎黄的后裔。
西方的羌藏.《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这就是说,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后裔是姜姓的别支。据史料记载,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后来称为羌,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所以,北至今天的青海,西至今天的西藏,南至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他们又称为“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这就可以证明,今天的藏族,也是羌族和乌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迁到贵州、云南。如今贵州西部的羌族,他们的公开族号为羌,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云南的羌族,其来源与贵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开的族号为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由此可见,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后裔。
黄帝起于雷电。黄帝最初的神职盖为雷神。《春秋·台诚图》称黄帝起于雷电,并说:“轩辕,主雷雨之神。”然黄帝以雷神崛起后又为中央天帝,位为最尊。《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执归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执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禺疆),执权而治冬。”这和苗族古歌说他们祖先“格蚩耶老”(可能是蚩尤)的对手是雷公是一致。大概黄帝最初和风伯等都是神农氏诸侯, 担任雷的巫帅。
黄帝嫡裔。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犬戎、西方的北狄、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3]。
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之子玄嚣,玄嚣生帝喾,帝喾是商、周的神祖。《史记·周本纪》载,帝喾元妃姜嫄即周人始祖后稷(弃)的母亲。帝喾次妃简狄则是商族始祖契的母亲(《史记·商本纪》)。
黄帝的另一子昌意直接与华夏族有关。据《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即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瞽叟,瞽叟生舜。《国语·鲁语》载:“殷人帝舜而祖契”。另据《世本》,颛顼生鳐,其形为白马。天帝派火神祝融杀死鳐后,剖开鳐的腹部,生出一条黄龙,即大禹(据《山海经·海内经》)。大禹是华夏族的祖神。
黄帝三百年的传说。宰我从荣伊听到, 问孔子, 孔子也不信,他回答是黄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得其利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所以说300年。(大戴礼记.卷七.五帝德)。其实黄帝也是一个部落联盟,据《春秋命历序》说一共传10世,1520年(《易纬稽览图》年数同),周武王时还封黄帝后代于祝。
永世缅怀
黄帝崩,葬桥山(关于桥山的所在地历来有所争议,现今学术界较认可的说法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之桥山,其上直至后唐仍有黄帝庙并享有祭祀)。而陕西黄帝陵则为一衣冠冢,自秦统一中国后,历朝历代每岁祭奠黄帝陵延续不断,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称为“天下第一陵”。2008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___新郑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后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拥有黄帝庙、黄帝宫等名胜。
___陕西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汉武帝大祭更是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典的场所。
近代孙中山曾亲自书写祭文,国共合作时期毛主席亲题写祭文,蒋介石题词,促成国共合作。
每年的清明节祭祀黄帝大典已经成为“中华第一大典”,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瞻仰和祭祀黄帝的场所。
___河南灵宝荆山黄帝陵
荆山黄帝陵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据《史记.封祥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并建庙祭祀。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拜谒,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年年农历二月初九前后人们络泽不绝前往祭祀瞻拜。
___黄帝城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
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归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第一都城。
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遗址内陆续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与黄帝所处时代相一致。黄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坟、上下七旗等远古遗存至今保存尚好,为研究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___黄帝源
黄帝源是华夏祖先轩辕黄帝游息之所,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黄山的发源地。景区贯穿黄山轩辕峰至光明顶之下人烟罕至的云海之中。这里青山环抱,群山叠翠,古书参天,翠竹摇曳,溪水潺潺,峡谷怪谭,其实名目,古迹胜景。固有神秘。藏龙卧虎,仙岛驻风。这里启动:深谷、怪潭、宝岛,古湖。再现了《周书异记。神仙传》、《黄山图经》以及《史记〉有关黄帝的神奇传说,是体现中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自然活教材。这里圣寺、古桥、驿道、书院等俯拾皆是,留下无数名人、墨客的足迹,是集皇权神圣于自然神奇的风水宝地,是湮没了一千多年的重新发现。
___黄帝祠宇
黄帝祠,位于浙江省缙云县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 326 - 334 )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是全国最大的轩辕黄帝史迹展览馆。
(待续)
龙一乐 整理撰写
2013.05.27.
千年的原始农业,发展到黄帝蚩尤时代
,已有了一个相当水平
,社会财富的剩余和积累已不少
.或更有可能的是自然环境发生大变化
, 不仅考古证明了
,而且文献也反映出
:渐热的高温天气
,导致环渤海和东南沿海先是海浸
,后又大旱
,低洼之处的部落不断寻找新的领地
,部落间从神农时期的偶有争斗
,到当时的部落共主炎帝
榆罔时,文献一个“世衰” 表明其已无法掌控时局,部落间相互大动干戈时有发生,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只不过是其代表和缩影而已.
二是反映出有熊氏部落在黄帝带领下,兴旺发达,由弱到强,从渭河流域发展到了炎帝榆罔和蚩尤的冀中腹地。相互间的战争已在所难免。黄帝部落虽是有备而战,但也是通过多年的若干次大小战斗,在最后决战于炎帝榆罔的都城,阪泉之野,也是通过多次反复恶战,黄帝才得以战胜炎帝。这其间,早已居处冀州的蚩尤已多次向炎帝榆罔用兵,促使炎帝共主地位的崩塌,蚩尤问鼎也是一重要原因。
三是黄帝的统战谋略未能全成,蚩尤未能臣服,问鼎共主地位的黄帝蚩尤最后不可避免的决战于蚩尤的都城,涿鹿之野(近年又有涿鹿之战在彭城(今徐州)一说)。双方都有众多大小部落随从,蚩尤还占兵器先进(铜器),天时地利(风伯雨师),曾一度打得黄帝退避三舍,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于黄帝?可能是黄帝得民心,经济强,武备实.还有可能黄帝在占了今晋南运城一带后,掌握了蚩尤部落先进的冶铜技术,兵器上已不输蚩尤,关键是更请来了应龙天女这些生力军,特别是战车(指南车)的使用,终使蚩尤败北.黄帝终于走上共主圣坛.
黄帝首开华夏“政治文明”之先河.
封禅泰山.黄帝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人们说他以土德为帝,故称为黄帝。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
画野分疆,《路史·后纪一》:“黄帝始分土建国”。据说,黄帝奠定天下后,“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以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分华夏为九州.
设官司职.黄帝以云为名命中央职官:如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置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即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修德振兵.创文治国武安邦之先.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 在军事方面,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夷牟造矢,挥造弓,制造刀、枪、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
制礼兴乐. 重祭祀.黄帝经常封祭山川鬼神。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办婚丧、制棺椁、修坟墓.不忘祖先不忘根本. 黄帝还让伶伦和垂制造乐器磬和钟,伶伦创制律吕,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 容成综合以上六术,制作乐律和律历。制礼兴乐 , 教化百姓.
仓颉造字. 沮诵和仓颉造字,具六书之法。史皇作图,著书. 隶首发明算数,定度量衡之制。
天文历法.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天文、历法。羲和与常羲分别负责观测太阳和月亮,臾区观测行星.划分星度为28宿。大挠创立甲子纪年,作干支,纪时: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创阴阳五行、十二生肖.
制陶冶炼.原始制造业得到发展,制陶业更精: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出现:炼铜,铸鼎、制造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等.
便利交通. 共鼓和货狄制造舟楫.风后发明指南车、战车、记里鼓车等。
创新医学. 相传黄帝亦通晓医术,后人撰的中医《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与岐伯讨论的问答体裁编著的,分成《素问》与《灵枢》二部。黄帝与歧伯讨论病理,发展了中医中药学,使百姓疾患得以治疗。
发展农业.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创制衣裳. 创制纺织技术,用以制作衣服冠冕,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
修房造屋. 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 筑城邑,建宫室.有了祠庙, 蚕室、城堡、庭、堂、观、阁、楼、门、阶等。
日常生活. 雍父造舂和杵臼,方便了粮食加工.黄帝又着人制作了釜甑,教人民生火做饭,吃熟食,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有了熟食、粥、饭、酒、肉.定物名,如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关心民生.黄帝定期巡视各地,了解人民生活情况,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因此深得人民的爱戴。
黄帝时代上古世人理想
透过千古神话传说的迷幻,我们或可洞察和感悟中华天道文化在上古时代所闪显之一二。龙飞凤舞,龙凤吉祥,事在人为。得道成仙,可叹的是痴迷者前赴后继追皮毛。乘龙飞天,不正揭示了中华龙——中华人——龙的传人——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吗——天道自然!
黄帝善于用人施治。目前,关于黄帝最早的记载,出自于尸子神明:“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
一道修德,惟仁是行,龙凤呈祥。
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记载: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国,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
有一天,黄帝与大臣们正在洛水上,忽然见到一只大马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理想之国梦祖宗。《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表明在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敬天畏地,返璞归真。据《史记·封禅书》和《云笈七签·轩辕黄帝》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常游天下名山与神相会,修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百余岁得神通。于荆山铸宝鼎成功,即有龙垂胡髯以迎之。“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他还曾“登崆峒山见广成子问至道”,“东到青丘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南至青城山谒中黄丈人”,“登云台山见宁先生受《龙跷经》”,
“问正一之道”,又“练石于缙云台”,“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黄帝飞升后,为“太一君”,后来“享之列为五帝之中方君也”,台之为中国历史传说 “五帝” 之首。
天道自然,福祐苍生。黄帝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腔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间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据说龙须草便是那些龙须变的。"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 “仙登于天”。《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黄帝在道教中被尊为道家开创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
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真灵位业图》中,排列神仙位次,称他为“星圃真人轩辕黄帝”,列在第三神阶的左位。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永世缅怀
自燧人氏广布神州,中华圣母华胥——华夏儿女:伏羲女娲,之后炎帝神农氏绵延数千年,到黄帝轩辕氏一统天下,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瓜绵繁衍,生生不息.
炎帝神农氏族中的黄帝族兴起并一统天下后,与当时炎帝榆罔及蚩尤九黎部落为代表的神农氏大小部落逐渐融合,除产生了到汉朝时称为___汉族___这一中华民族的主体外,一部分由于社会的政治的多种原因,漫向四方,先后与早期到达的神农后裔或更早的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后裔融合。产生了众多的少数民族.
东北方的夫余和高句骊.《逸周书·尝麦解》:“命蚩尤于宇少昊”。说战后蚩尤部落曾被安排在少昊部落(曲阜)的边垂居住。东夷(商、周时代“华夷五方”格局形成后的称呼,神农氏九黎部落和炎黄融合后的部族)的分支东北夷,可能和后来的夫余乃至高句骊有关。
北方的匈奴.王嘉《拾遗记》载:“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邹姓屠姓今为汉族常姓。“有北之乡”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见于《诗·小雅·巷伯》,孔颖达疏:“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说明曾经有一部分蚩尤遗裔被迁到北方。蒙古族学者陶克涛著《毡乡春秋——匈奴篇》,论蚩尤是匈奴在传说时代的称号,被黄帝北逐的荤粥当是蚩尤(部落遗裔)。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周书·帝纪第一》:“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单于之裔”。
南方的少数民族. 黔东南苗族史诗《枫木歌》,说苗族始祖姜央(炎)是从枫树树心中生出来的。表明了先祖是炎帝神农氏后裔。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苗族学者联系《山海经·大荒南经》记:“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论证苗族为蚩尤之裔。《苗族简史》载:“川南、黔西北一带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从枫木中生出苗族始祖之传说,实涵蚩尤再世之象征意义。
时至今日,布依族仍称苗族为“布由”。布依族“布”意为“人”或“族”。在词法上是限制成分在中心成分之后,“布由”意为“由族”(“由”也“农”也)亦可记为“尤族”。与蚩尤部落的他称一致。
苗族普遍存在长时间远距离迁徙的传说历史。这是与其较长时间地保持游耕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分不开的。当然,也有政治和社会的原因。如同汉族是多元形成的一样,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族群,苗族原初的族源即呈现出多元性。
苗族古称“苗民”或“三苗”。除了上述炎帝神农氏和蚩尤(农部落)与“苗民”、“三苗”有直接的族源关系而外,黄帝之裔缙云氏、颛顼之裔驩头也都分别是三苗、苗民的主要族源之一。 在榕江一偏僻苗塞中发掘出的“苗族古歌”,解答了榕江西山上“苗王庙”的千古之谜,同时解释并确认了“苗王庙”所供的祖像是蚩尤”。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茶乡即今湖南茶陵县,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侧。古三苗居地亦曾及于湘赣间。据《史记·吴起列传》记:“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阳湖。因此,三苗极可能是从神农氏之裔,或即蚩尤(农部落)之遗裔发展而来的游耕农部落群。
“三苗”之始见载籍,有《尚书·虞书》:“窜三苗于三危”。孔颖达疏:“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此所谓“国名”,实为部落名称。“缙云氏”是黄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后发展为部落名称。《史记正义》案:“黄帝有熊国君,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直接指缙云氏为黄帝。《史记集解》说黄帝“亦号轩辕氏”。杜预注《左传·文十八年》:“缙云,黄帝时官名”。此所谓“官名”,实指黄帝部落的分职名称。《左传·昭十七年》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名”。即以云作为本部落以氏族为单位的军事编制(云师)的名称和该氏族所担任的部落公职名称(云名)。
“三危”,孔安国传曰:“西裔之山”,裔指边远之地。《山海经·西山经》有“三危之山”,郭璞注:“今在敦煌郡”。汉置敦煌郡,治在今甘肃敦煌市。敦煌市东北有三危山,今置三危镇。《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戎”本意指山间谷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于山间谷地之人,今之所谓“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今日黔西北苗族流传的古史传说,言其祖先原住积石山以西,从日没方向移到积石山,经过若干代的长途迁徙,渡过黄河,到了长江中游一带,最后进入西南地区。这其实也揭示了远古神农氏族的发展轨迹.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敦璞注:三苗之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驩头又作驩兜,《尚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史记·五帝本纪》:“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属武陵山区,行政建置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简史》说,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与驩兜有亲缘关系。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语中被称为“驩兜”,泸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庙。联系考古和乡土文献,口传历史,遗址等综合考察,湘西发现有12000年前稻谷遗存,会同有炎帝神农氏遗迹。可说远古早有神农先民在这一带繁衍,一脉相传。
蚩尤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活跃在今河北山西及山东西部的一个农耕部落名称,即该农耕部落酋长与部落民之共同名称。蚩尤部落为神农氏氏族后裔,属炎帝部落联盟。传说蚩尤部落善长于金属冶炼和制造兵器。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争战失败,其遗裔大部分留居中原。据《管子》所记,蚩尤部落加入了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公职。《拾遗记》载,邹氏、屠氏为其遗裔中可查之姓氏。
蚩尤部落中一部分迁到北方,与荤粥(匈奴之别名)有族源关系。蚩尤部落中的南迁者,与苗民、三苗有族源关系。三苗来源呈多元性,除蚩尤遗裔之外,尚有黄帝缙云氏之后,颛顼氏之后等。
今天的苗族人民普遍地将蚩尤和三苗视为自己的先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 Chib Yeul 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但这种称呼,似乎和更早的弇兹燧人氏,华胥氏称呼部落分支首领为“耶姥”有相同之处(或音同而后人字写得不同),这就露出了千百年来华夏族是一脉传承之倪端。
从关于蚩尤和三苗传说的记述中,可以看到中华大地上,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由于汇聚、争战、融合、迁徙等等,造成了中华各族在起源形成阶段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状况。
五千年前,与黄帝同时代的九黎部落联盟,据史书记载,其成员中除了苗族以外,还有黎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如果按照过去史书的称谓,把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统称为“蛮族”,或称“南蛮”、“荆蛮”,那么就把我国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了。这就是说九黎、三苗、南蛮,不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而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也就不仅是苗族的先祖,同时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同时可看到,苗族在古代多次迁徙过程中,包括南迁和西迁的过程中,逐渐演化为若干民族,只有一部分仍保持着苗族的称谓。由此可见,这些演化出来的民族自然也是九黎的后裔,也是炎黄的后裔。
西方的羌藏.《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这就是说,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后裔是姜姓的别支。据史料记载,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后来称为羌,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所以,北至今天的青海,西至今天的西藏,南至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他们又称为“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这就可以证明,今天的藏族,也是羌族和乌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迁到贵州、云南。如今贵州西部的羌族,他们的公开族号为羌,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云南的羌族,其来源与贵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开的族号为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由此可见,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后裔。
黄帝起于雷电。黄帝最初的神职盖为雷神。《春秋·台诚图》称黄帝起于雷电,并说:“轩辕,主雷雨之神。”然黄帝以雷神崛起后又为中央天帝,位为最尊。《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执归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执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禺疆),执权而治冬。”这和苗族古歌说他们祖先“格蚩耶老”(可能是蚩尤)的对手是雷公是一致。大概黄帝最初和风伯等都是神农氏诸侯, 担任雷的巫帅。
黄帝嫡裔。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犬戎、西方的北狄、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3]。
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之子玄嚣,玄嚣生帝喾,帝喾是商、周的神祖。《史记·周本纪》载,帝喾元妃姜嫄即周人始祖后稷(弃)的母亲。帝喾次妃简狄则是商族始祖契的母亲(《史记·商本纪》)。
黄帝的另一子昌意直接与华夏族有关。据《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即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瞽叟,瞽叟生舜。《国语·鲁语》载:“殷人帝舜而祖契”。另据《世本》,颛顼生鳐,其形为白马。天帝派火神祝融杀死鳐后,剖开鳐的腹部,生出一条黄龙,即大禹(据《山海经·海内经》)。大禹是华夏族的祖神。
黄帝三百年的传说。宰我从荣伊听到, 问孔子, 孔子也不信,他回答是黄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得其利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所以说300年。(大戴礼记.卷七.五帝德)。其实黄帝也是一个部落联盟,据《春秋命历序》说一共传10世,1520年(《易纬稽览图》年数同),周武王时还封黄帝后代于祝。
永世缅怀
黄帝崩,葬桥山(关于桥山的所在地历来有所争议,现今学术界较认可的说法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之桥山,其上直至后唐仍有黄帝庙并享有祭祀)。而陕西黄帝陵则为一衣冠冢,自秦统一中国后,历朝历代每岁祭奠黄帝陵延续不断,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称为“天下第一陵”。2008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___新郑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后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拥有黄帝庙、黄帝宫等名胜。
___陕西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汉武帝大祭更是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典的场所。
近代孙中山曾亲自书写祭文,国共合作时期毛主席亲题写祭文,蒋介石题词,促成国共合作。
每年的清明节祭祀黄帝大典已经成为“中华第一大典”,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瞻仰和祭祀黄帝的场所。
___河南灵宝荆山黄帝陵
荆山黄帝陵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据《史记.封祥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并建庙祭祀。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拜谒,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年年农历二月初九前后人们络泽不绝前往祭祀瞻拜。
___黄帝城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
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归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第一都城。
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遗址内陆续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与黄帝所处时代相一致。黄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坟、上下七旗等远古遗存至今保存尚好,为研究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___黄帝源
黄帝源是华夏祖先轩辕黄帝游息之所,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黄山的发源地。景区贯穿黄山轩辕峰至光明顶之下人烟罕至的云海之中。这里青山环抱,群山叠翠,古书参天,翠竹摇曳,溪水潺潺,峡谷怪谭,其实名目,古迹胜景。固有神秘。藏龙卧虎,仙岛驻风。这里启动:深谷、怪潭、宝岛,古湖。再现了《周书异记。神仙传》、《黄山图经》以及《史记〉有关黄帝的神奇传说,是体现中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自然活教材。这里圣寺、古桥、驿道、书院等俯拾皆是,留下无数名人、墨客的足迹,是集皇权神圣于自然神奇的风水宝地,是湮没了一千多年的重新发现。
___黄帝祠宇
黄帝祠,位于浙江省缙云县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 326 - 334 )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是全国最大的轩辕黄帝史迹展览馆。
(待续)
龙一乐 整理撰写
2013.05.27.
千年的原始农业,发展到黄帝蚩尤时代
,已有了一个相当水平
,社会财富的剩余和积累已不少
.或更有可能的是自然环境发生大变化
, 不仅考古证明了
,而且文献也反映出
:渐热的高温天气
,导致环渤海和东南沿海先是海浸
,后又大旱
,低洼之处的部落不断寻找新的领地
,部落间从神农时期的偶有争斗
,到当时的部落共主炎帝
榆罔时,文献一个“世衰” 表明其已无法掌控时局,部落间相互大动干戈时有发生,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只不过是其代表和缩影而已.
二是反映出有熊氏部落在黄帝带领下,兴旺发达,由弱到强,从渭河流域发展到了炎帝榆罔和蚩尤的冀中腹地。相互间的战争已在所难免。黄帝部落虽是有备而战,但也是通过多年的若干次大小战斗,在最后决战于炎帝榆罔的都城,阪泉之野,也是通过多次反复恶战,黄帝才得以战胜炎帝。这其间,早已居处冀州的蚩尤已多次向炎帝榆罔用兵,促使炎帝共主地位的崩塌,蚩尤问鼎也是一重要原因。
三是黄帝的统战谋略未能全成,蚩尤未能臣服,问鼎共主地位的黄帝蚩尤最后不可避免的决战于蚩尤的都城,涿鹿之野(近年又有涿鹿之战在彭城(今徐州)一说)。双方都有众多大小部落随从,蚩尤还占兵器先进(铜器),天时地利(风伯雨师),曾一度打得黄帝退避三舍,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于黄帝?可能是黄帝得民心,经济强,武备实.还有可能黄帝在占了今晋南运城一带后,掌握了蚩尤部落先进的冶铜技术,兵器上已不输蚩尤,关键是更请来了应龙天女这些生力军,特别是战车(指南车)的使用,终使蚩尤败北.黄帝终于走上共主圣坛.
黄帝首开华夏“政治文明”之先河.
封禅泰山.黄帝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人们说他以土德为帝,故称为黄帝。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
画野分疆,《路史·后纪一》:“黄帝始分土建国”。据说,黄帝奠定天下后,“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以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分华夏为九州.
设官司职.黄帝以云为名命中央职官:如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置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即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修德振兵.创文治国武安邦之先.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 在军事方面,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夷牟造矢,挥造弓,制造刀、枪、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
制礼兴乐. 重祭祀.黄帝经常封祭山川鬼神。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办婚丧、制棺椁、修坟墓.不忘祖先不忘根本. 黄帝还让伶伦和垂制造乐器磬和钟,伶伦创制律吕,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 容成综合以上六术,制作乐律和律历。制礼兴乐 , 教化百姓.
仓颉造字. 沮诵和仓颉造字,具六书之法。史皇作图,著书. 隶首发明算数,定度量衡之制。
天文历法.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天文、历法。羲和与常羲分别负责观测太阳和月亮,臾区观测行星.划分星度为28宿。大挠创立甲子纪年,作干支,纪时: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创阴阳五行、十二生肖.
制陶冶炼.原始制造业得到发展,制陶业更精: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出现:炼铜,铸鼎、制造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等.
便利交通. 共鼓和货狄制造舟楫.风后发明指南车、战车、记里鼓车等。
创新医学. 相传黄帝亦通晓医术,后人撰的中医《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与岐伯讨论的问答体裁编著的,分成《素问》与《灵枢》二部。黄帝与歧伯讨论病理,发展了中医中药学,使百姓疾患得以治疗。
发展农业.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创制衣裳. 创制纺织技术,用以制作衣服冠冕,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
修房造屋. 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 筑城邑,建宫室.有了祠庙, 蚕室、城堡、庭、堂、观、阁、楼、门、阶等。
日常生活. 雍父造舂和杵臼,方便了粮食加工.黄帝又着人制作了釜甑,教人民生火做饭,吃熟食,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有了熟食、粥、饭、酒、肉.定物名,如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关心民生.黄帝定期巡视各地,了解人民生活情况,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因此深得人民的爱戴。
黄帝时代上古世人理想
透过千古神话传说的迷幻,我们或可洞察和感悟中华天道文化在上古时代所闪显之一二。龙飞凤舞,龙凤吉祥,事在人为。得道成仙,可叹的是痴迷者前赴后继追皮毛。乘龙飞天,不正揭示了中华龙——中华人——龙的传人——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吗——天道自然!
黄帝善于用人施治。目前,关于黄帝最早的记载,出自于尸子神明:“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
一道修德,惟仁是行,龙凤呈祥。
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记载: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国,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
有一天,黄帝与大臣们正在洛水上,忽然见到一只大马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理想之国梦祖宗。《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表明在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敬天畏地,返璞归真。据《史记·封禅书》和《云笈七签·轩辕黄帝》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常游天下名山与神相会,修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百余岁得神通。于荆山铸宝鼎成功,即有龙垂胡髯以迎之。“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他还曾“登崆峒山见广成子问至道”,“东到青丘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南至青城山谒中黄丈人”,“登云台山见宁先生受《龙跷经》”,
“问正一之道”,又“练石于缙云台”,“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黄帝飞升后,为“太一君”,后来“享之列为五帝之中方君也”,台之为中国历史传说 “五帝” 之首。
天道自然,福祐苍生。黄帝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腔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间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据说龙须草便是那些龙须变的。"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 “仙登于天”。《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黄帝在道教中被尊为道家开创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
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真灵位业图》中,排列神仙位次,称他为“星圃真人轩辕黄帝”,列在第三神阶的左位。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永世缅怀
自燧人氏广布神州,中华圣母华胥——华夏儿女:伏羲女娲,之后炎帝神农氏绵延数千年,到黄帝轩辕氏一统天下,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瓜绵繁衍,生生不息.
炎帝神农氏族中的黄帝族兴起并一统天下后,与当时炎帝榆罔及蚩尤九黎部落为代表的神农氏大小部落逐渐融合,除产生了到汉朝时称为___汉族___这一中华民族的主体外,一部分由于社会的政治的多种原因,漫向四方,先后与早期到达的神农后裔或更早的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后裔融合。产生了众多的少数民族.
东北方的夫余和高句骊.《逸周书·尝麦解》:“命蚩尤于宇少昊”。说战后蚩尤部落曾被安排在少昊部落(曲阜)的边垂居住。东夷(商、周时代“华夷五方”格局形成后的称呼,神农氏九黎部落和炎黄融合后的部族)的分支东北夷,可能和后来的夫余乃至高句骊有关。
北方的匈奴.王嘉《拾遗记》载:“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邹姓屠姓今为汉族常姓。“有北之乡”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见于《诗·小雅·巷伯》,孔颖达疏:“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说明曾经有一部分蚩尤遗裔被迁到北方。蒙古族学者陶克涛著《毡乡春秋——匈奴篇》,论蚩尤是匈奴在传说时代的称号,被黄帝北逐的荤粥当是蚩尤(部落遗裔)。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周书·帝纪第一》:“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单于之裔”。
南方的少数民族. 黔东南苗族史诗《枫木歌》,说苗族始祖姜央(炎)是从枫树树心中生出来的。表明了先祖是炎帝神农氏后裔。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苗族学者联系《山海经·大荒南经》记:“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论证苗族为蚩尤之裔。《苗族简史》载:“川南、黔西北一带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从枫木中生出苗族始祖之传说,实涵蚩尤再世之象征意义。
时至今日,布依族仍称苗族为“布由”。布依族“布”意为“人”或“族”。在词法上是限制成分在中心成分之后,“布由”意为“由族”(“由”也“农”也)亦可记为“尤族”。与蚩尤部落的他称一致。
苗族普遍存在长时间远距离迁徙的传说历史。这是与其较长时间地保持游耕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分不开的。当然,也有政治和社会的原因。如同汉族是多元形成的一样,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族群,苗族原初的族源即呈现出多元性。
苗族古称“苗民”或“三苗”。除了上述炎帝神农氏和蚩尤(农部落)与“苗民”、“三苗”有直接的族源关系而外,黄帝之裔缙云氏、颛顼之裔驩头也都分别是三苗、苗民的主要族源之一。 在榕江一偏僻苗塞中发掘出的“苗族古歌”,解答了榕江西山上“苗王庙”的千古之谜,同时解释并确认了“苗王庙”所供的祖像是蚩尤”。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茶乡即今湖南茶陵县,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侧。古三苗居地亦曾及于湘赣间。据《史记·吴起列传》记:“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阳湖。因此,三苗极可能是从神农氏之裔,或即蚩尤(农部落)之遗裔发展而来的游耕农部落群。
“三苗”之始见载籍,有《尚书·虞书》:“窜三苗于三危”。孔颖达疏:“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此所谓“国名”,实为部落名称。“缙云氏”是黄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后发展为部落名称。《史记正义》案:“黄帝有熊国君,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直接指缙云氏为黄帝。《史记集解》说黄帝“亦号轩辕氏”。杜预注《左传·文十八年》:“缙云,黄帝时官名”。此所谓“官名”,实指黄帝部落的分职名称。《左传·昭十七年》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名”。即以云作为本部落以氏族为单位的军事编制(云师)的名称和该氏族所担任的部落公职名称(云名)。
“三危”,孔安国传曰:“西裔之山”,裔指边远之地。《山海经·西山经》有“三危之山”,郭璞注:“今在敦煌郡”。汉置敦煌郡,治在今甘肃敦煌市。敦煌市东北有三危山,今置三危镇。《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戎”本意指山间谷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于山间谷地之人,今之所谓“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今日黔西北苗族流传的古史传说,言其祖先原住积石山以西,从日没方向移到积石山,经过若干代的长途迁徙,渡过黄河,到了长江中游一带,最后进入西南地区。这其实也揭示了远古神农氏族的发展轨迹.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敦璞注:三苗之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驩头又作驩兜,《尚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史记·五帝本纪》:“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属武陵山区,行政建置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简史》说,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与驩兜有亲缘关系。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语中被称为“驩兜”,泸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庙。联系考古和乡土文献,口传历史,遗址等综合考察,湘西发现有12000年前稻谷遗存,会同有炎帝神农氏遗迹。可说远古早有神农先民在这一带繁衍,一脉相传。
蚩尤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活跃在今河北山西及山东西部的一个农耕部落名称,即该农耕部落酋长与部落民之共同名称。蚩尤部落为神农氏氏族后裔,属炎帝部落联盟。传说蚩尤部落善长于金属冶炼和制造兵器。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争战失败,其遗裔大部分留居中原。据《管子》所记,蚩尤部落加入了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公职。《拾遗记》载,邹氏、屠氏为其遗裔中可查之姓氏。
蚩尤部落中一部分迁到北方,与荤粥(匈奴之别名)有族源关系。蚩尤部落中的南迁者,与苗民、三苗有族源关系。三苗来源呈多元性,除蚩尤遗裔之外,尚有黄帝缙云氏之后,颛顼氏之后等。
今天的苗族人民普遍地将蚩尤和三苗视为自己的先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 Chib Yeul 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但这种称呼,似乎和更早的弇兹燧人氏,华胥氏称呼部落分支首领为“耶姥”有相同之处(或音同而后人字写得不同),这就露出了千百年来华夏族是一脉传承之倪端。
从关于蚩尤和三苗传说的记述中,可以看到中华大地上,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由于汇聚、争战、融合、迁徙等等,造成了中华各族在起源形成阶段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状况。
五千年前,与黄帝同时代的九黎部落联盟,据史书记载,其成员中除了苗族以外,还有黎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如果按照过去史书的称谓,把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统称为“蛮族”,或称“南蛮”、“荆蛮”,那么就把我国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了。这就是说九黎、三苗、南蛮,不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而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也就不仅是苗族的先祖,同时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同时可看到,苗族在古代多次迁徙过程中,包括南迁和西迁的过程中,逐渐演化为若干民族,只有一部分仍保持着苗族的称谓。由此可见,这些演化出来的民族自然也是九黎的后裔,也是炎黄的后裔。
西方的羌藏.《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这就是说,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后裔是姜姓的别支。据史料记载,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后来称为羌,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所以,北至今天的青海,西至今天的西藏,南至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他们又称为“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这就可以证明,今天的藏族,也是羌族和乌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迁到贵州、云南。如今贵州西部的羌族,他们的公开族号为羌,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云南的羌族,其来源与贵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开的族号为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由此可见,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后裔。
黄帝起于雷电。黄帝最初的神职盖为雷神。《春秋·台诚图》称黄帝起于雷电,并说:“轩辕,主雷雨之神。”然黄帝以雷神崛起后又为中央天帝,位为最尊。《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执归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执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禺疆),执权而治冬。”这和苗族古歌说他们祖先“格蚩耶老”(可能是蚩尤)的对手是雷公是一致。大概黄帝最初和风伯等都是神农氏诸侯, 担任雷的巫帅。
黄帝嫡裔。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犬戎、西方的北狄、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3]。
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之子玄嚣,玄嚣生帝喾,帝喾是商、周的神祖。《史记·周本纪》载,帝喾元妃姜嫄即周人始祖后稷(弃)的母亲。帝喾次妃简狄则是商族始祖契的母亲(《史记·商本纪》)。
黄帝的另一子昌意直接与华夏族有关。据《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即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瞽叟,瞽叟生舜。《国语·鲁语》载:“殷人帝舜而祖契”。另据《世本》,颛顼生鳐,其形为白马。天帝派火神祝融杀死鳐后,剖开鳐的腹部,生出一条黄龙,即大禹(据《山海经·海内经》)。大禹是华夏族的祖神。
黄帝三百年的传说。宰我从荣伊听到, 问孔子, 孔子也不信,他回答是黄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得其利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所以说300年。(大戴礼记.卷七.五帝德)。其实黄帝也是一个部落联盟,据《春秋命历序》说一共传10世,1520年(《易纬稽览图》年数同),周武王时还封黄帝后代于祝。
永世缅怀
黄帝崩,葬桥山(关于桥山的所在地历来有所争议,现今学术界较认可的说法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之桥山,其上直至后唐仍有黄帝庙并享有祭祀)。而陕西黄帝陵则为一衣冠冢,自秦统一中国后,历朝历代每岁祭奠黄帝陵延续不断,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称为“天下第一陵”。2008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___新郑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后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拥有黄帝庙、黄帝宫等名胜。
___陕西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汉武帝大祭更是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典的场所。
近代孙中山曾亲自书写祭文,国共合作时期毛主席亲题写祭文,蒋介石题词,促成国共合作。
每年的清明节祭祀黄帝大典已经成为“中华第一大典”,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瞻仰和祭祀黄帝的场所。
___河南灵宝荆山黄帝陵
荆山黄帝陵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据《史记.封祥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并建庙祭祀。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拜谒,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年年农历二月初九前后人们络泽不绝前往祭祀瞻拜。
___黄帝城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
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归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第一都城。
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遗址内陆续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与黄帝所处时代相一致。黄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坟、上下七旗等远古遗存至今保存尚好,为研究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___黄帝源
黄帝源是华夏祖先轩辕黄帝游息之所,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黄山的发源地。景区贯穿黄山轩辕峰至光明顶之下人烟罕至的云海之中。这里青山环抱,群山叠翠,古书参天,翠竹摇曳,溪水潺潺,峡谷怪谭,其实名目,古迹胜景。固有神秘。藏龙卧虎,仙岛驻风。这里启动:深谷、怪潭、宝岛,古湖。再现了《周书异记。神仙传》、《黄山图经》以及《史记〉有关黄帝的神奇传说,是体现中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自然活教材。这里圣寺、古桥、驿道、书院等俯拾皆是,留下无数名人、墨客的足迹,是集皇权神圣于自然神奇的风水宝地,是湮没了一千多年的重新发现。
___黄帝祠宇
黄帝祠,位于浙江省缙云县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 326 - 334 )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是全国最大的轩辕黄帝史迹展览馆。
(待续)
龙一乐 整理撰写
2013.05.27.
千年的原始农业,发展到黄帝蚩尤时代
,已有了一个相当水平
,社会财富的剩余和积累已不少
.或更有可能的是自然环境发生大变化
, 不仅考古证明了
,而且文献也反映出
:渐热的高温天气
,导致环渤海和东南沿海先是海浸
,后又大旱
,低洼之处的部落不断寻找新的领地
,部落间从神农时期的偶有争斗
,到当时的部落共主炎帝
榆罔时,文献一个“世衰” 表明其已无法掌控时局,部落间相互大动干戈时有发生,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只不过是其代表和缩影而已.
二是反映出有熊氏部落在黄帝带领下,兴旺发达,由弱到强,从渭河流域发展到了炎帝榆罔和蚩尤的冀中腹地。相互间的战争已在所难免。黄帝部落虽是有备而战,但也是通过多年的若干次大小战斗,在最后决战于炎帝榆罔的都城,阪泉之野,也是通过多次反复恶战,黄帝才得以战胜炎帝。这其间,早已居处冀州的蚩尤已多次向炎帝榆罔用兵,促使炎帝共主地位的崩塌,蚩尤问鼎也是一重要原因。
三是黄帝的统战谋略未能全成,蚩尤未能臣服,问鼎共主地位的黄帝蚩尤最后不可避免的决战于蚩尤的都城,涿鹿之野(近年又有涿鹿之战在彭城(今徐州)一说)。双方都有众多大小部落随从,蚩尤还占兵器先进(铜器),天时地利(风伯雨师),曾一度打得黄帝退避三舍,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于黄帝?可能是黄帝得民心,经济强,武备实.还有可能黄帝在占了今晋南运城一带后,掌握了蚩尤部落先进的冶铜技术,兵器上已不输蚩尤,关键是更请来了应龙天女这些生力军,特别是战车(指南车)的使用,终使蚩尤败北.黄帝终于走上共主圣坛.
黄帝首开华夏“政治文明”之先河.
封禅泰山.黄帝统一了中原各部落,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人们说他以土德为帝,故称为黄帝。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
画野分疆,《路史·后纪一》:“黄帝始分土建国”。据说,黄帝奠定天下后,“命风后方割万里,画野分疆,得小大之国万区”,以八家为一井,三井为一邻,三邻为一朋,三朋为一里,五里为一邑,十邑为都,十都为一师,十师为州,分华夏为九州.
设官司职.黄帝以云为名命中央职官:如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置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设三公、三少、四辅、四史、六相、九德共120个官位管理国家。对各级官员提出“六禁重”.(“重”是过分的意思),即“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要求官员节简朴素,反对奢靡。即担任法官、后土担任狱官,对犯罪重者判处流失,罪大罪极者判处斩首等。
修德振兵.创文治国武安邦之先.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尤其是设立“九德之臣”. 在军事方面,风后衍握奇图,始制阵法. 夷牟造矢,挥造弓,制造刀、枪、弩、六纛、旗帜、五方旗、号角、鼙、兵符、云梯、楼橹、炮、剑、射御等。
制礼兴乐. 重祭祀.黄帝经常封祭山川鬼神。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办婚丧、制棺椁、修坟墓.不忘祖先不忘根本. 黄帝还让伶伦和垂制造乐器磬和钟,伶伦创制律吕,取谷之竹以作箫管,定五音十二律. 容成综合以上六术,制作乐律和律历。制礼兴乐 , 教化百姓.
仓颉造字. 沮诵和仓颉造字,具六书之法。史皇作图,著书. 隶首发明算数,定度量衡之制。
天文历法.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天文、历法。羲和与常羲分别负责观测太阳和月亮,臾区观测行星.划分星度为28宿。大挠创立甲子纪年,作干支,纪时: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创阴阳五行、十二生肖.
制陶冶炼.原始制造业得到发展,制陶业更精:制造碗、碟、釜、甑、盘、盂、灶等。冶炼出现:炼铜,铸鼎、制造刀、钱币、钲、铫、铜镜、钟、铳等.
便利交通. 共鼓和货狄制造舟楫.风后发明指南车、战车、记里鼓车等。
创新医学. 相传黄帝亦通晓医术,后人撰的中医《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与岐伯讨论的问答体裁编著的,分成《素问》与《灵枢》二部。黄帝与歧伯讨论病理,发展了中医中药学,使百姓疾患得以治疗。
发展农业.实行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政府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政府.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
创制衣裳. 创制纺织技术,用以制作衣服冠冕,元妃嫘祖始养蚕以丝制衣服。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
修房造屋. 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 筑城邑,建宫室.有了祠庙, 蚕室、城堡、庭、堂、观、阁、楼、门、阶等。
日常生活. 雍父造舂和杵臼,方便了粮食加工.黄帝又着人制作了釜甑,教人民生火做饭,吃熟食,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有了熟食、粥、饭、酒、肉.定物名,如称尺、斗、规矩、墨砚、几案、毡、旃、印、珠、灯、床、席、蹴踘等。
关心民生.黄帝定期巡视各地,了解人民生活情况,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因此深得人民的爱戴。
黄帝时代上古世人理想
透过千古神话传说的迷幻,我们或可洞察和感悟中华天道文化在上古时代所闪显之一二。龙飞凤舞,龙凤吉祥,事在人为。得道成仙,可叹的是痴迷者前赴后继追皮毛。乘龙飞天,不正揭示了中华龙——中华人——龙的传人——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吗——天道自然!
黄帝善于用人施治。目前,关于黄帝最早的记载,出自于尸子神明:“子贡问孔子曰: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谋而亲,不约而成,大有成功,此之谓四面也。”
一道修德,惟仁是行,龙凤呈祥。
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记载: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国,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
有一天,黄帝与大臣们正在洛水上,忽然见到一只大马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日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理想之国梦祖宗。《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表明在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敬天畏地,返璞归真。据《史记·封禅书》和《云笈七签·轩辕黄帝》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常游天下名山与神相会,修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百余岁得神通。于荆山铸宝鼎成功,即有龙垂胡髯以迎之。“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他还曾“登崆峒山见广成子问至道”,“东到青丘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南至青城山谒中黄丈人”,“登云台山见宁先生受《龙跷经》”,
“问正一之道”,又“练石于缙云台”,“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黄帝飞升后,为“太一君”,后来“享之列为五帝之中方君也”,台之为中国历史传说 “五帝” 之首。
天道自然,福祐苍生。黄帝听说有个叫广成子的仙人在腔峒山,就前去向他请教。广成子说:"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哪里值得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3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间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说完,广成子给了他一卷《自然经》。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而后,回到缙云堂修炼,他采来首山铜,在荆山下铸九鼎,鼎刚刚铸成,就有一条龙,长须飘垂来迎黄帝进入仙境。黄帝当即骑上龙身,飞升而去。有几个小臣,也想随他升仙,便匆忙间抓住了龙须。结果龙须断了,这些小臣又坠落到地上。据说龙须草便是那些龙须变的。"
后世对黄帝的神化是逐渐进行的。《庄子》中提到黄帝得道成仙。《史记·孝武本纪》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乃断斩非鬼神者,百馀岁然后得与神通。” “仙登于天”。《列仙传》中的黄帝还能够驱使群仙。黄帝在道教中被尊为道家开创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
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真灵位业图》中,排列神仙位次,称他为“星圃真人轩辕黄帝”,列在第三神阶的左位。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龙的传人 永世缅怀
自燧人氏广布神州,中华圣母华胥——华夏儿女:伏羲女娲,之后炎帝神农氏绵延数千年,到黄帝轩辕氏一统天下,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瓜绵繁衍,生生不息.
炎帝神农氏族中的黄帝族兴起并一统天下后,与当时炎帝榆罔及蚩尤九黎部落为代表的神农氏大小部落逐渐融合,除产生了到汉朝时称为___汉族___这一中华民族的主体外,一部分由于社会的政治的多种原因,漫向四方,先后与早期到达的神农后裔或更早的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后裔融合。产生了众多的少数民族.
东北方的夫余和高句骊.《逸周书·尝麦解》:“命蚩尤于宇少昊”。说战后蚩尤部落曾被安排在少昊部落(曲阜)的边垂居住。东夷(商、周时代“华夷五方”格局形成后的称呼,神农氏九黎部落和炎黄融合后的部族)的分支东北夷,可能和后来的夫余乃至高句骊有关。
北方的匈奴.王嘉《拾遗记》载:“轩辕去蚩尤之凶,迁其民善者于邹屠之地,迁恶者于有北之乡。其先以地命族,后分为邹氏屠氏”。邹姓屠姓今为汉族常姓。“有北之乡”指北方寒冷不毛之地,见于《诗·小雅·巷伯》,孔颖达疏:“北方太阴之气寒凉而无土毛,不生草木,寒冻不可居处”。说明曾经有一部分蚩尤遗裔被迁到北方。蒙古族学者陶克涛著《毡乡春秋——匈奴篇》,论蚩尤是匈奴在传说时代的称号,被黄帝北逐的荤粥当是蚩尤(部落遗裔)。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荤粥:“匈奴之别名也,唐虞以上曰山戎,亦曰熏粥,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猃狁,汉曰匈奴”,《周书·帝纪第一》:“太祖文皇帝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为黄帝所灭,子孙遁居朔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指出:“宇文氏出自匈奴南单于之裔”。
南方的少数民族. 黔东南苗族史诗《枫木歌》,说苗族始祖姜央(炎)是从枫树树心中生出来的。表明了先祖是炎帝神农氏后裔。黔东南、广西融水等地苗族,每六年或十三年举行一次大型祭祖仪式“吃鼓脏”时,也要首先祭始祖“姜尤”。黔南还有苗族史诗《榜蚩尤》在民间传唱,歌唱“第一位祖先”香尤公的故事。苗族学者联系《山海经·大荒南经》记:“有宋山者,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论证苗族为蚩尤之裔。《苗族简史》载:“川南、黔西北一带有蚩尤庙,受到苗族人民的供奉”。从枫木中生出苗族始祖之传说,实涵蚩尤再世之象征意义。
时至今日,布依族仍称苗族为“布由”。布依族“布”意为“人”或“族”。在词法上是限制成分在中心成分之后,“布由”意为“由族”(“由”也“农”也)亦可记为“尤族”。与蚩尤部落的他称一致。
苗族普遍存在长时间远距离迁徙的传说历史。这是与其较长时间地保持游耕农业经济的生产方式分不开的。当然,也有政治和社会的原因。如同汉族是多元形成的一样,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古老的族群,苗族原初的族源即呈现出多元性。
苗族古称“苗民”或“三苗”。除了上述炎帝神农氏和蚩尤(农部落)与“苗民”、“三苗”有直接的族源关系而外,黄帝之裔缙云氏、颛顼之裔驩头也都分别是三苗、苗民的主要族源之一。 在榕江一偏僻苗塞中发掘出的“苗族古歌”,解答了榕江西山上“苗王庙”的千古之谜,同时解释并确认了“苗王庙”所供的祖像是蚩尤”。
《帝王世纪》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茶乡即今湖南茶陵县,在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侧。古三苗居地亦曾及于湘赣间。据《史记·吴起列传》记:“昔三苗之居,左洞庭,右彭蠡”。洞庭即今日洞庭湖,彭蠡即今鄱阳湖。因此,三苗极可能是从神农氏之裔,或即蚩尤(农部落)之遗裔发展而来的游耕农部落群。
“三苗”之始见载籍,有《尚书·虞书》:“窜三苗于三危”。孔颖达疏:“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此所谓“国名”,实为部落名称。“缙云氏”是黄帝部落中的一个氏族名称,后发展为部落名称。《史记正义》案:“黄帝有熊国君,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直接指缙云氏为黄帝。《史记集解》说黄帝“亦号轩辕氏”。杜预注《左传·文十八年》:“缙云,黄帝时官名”。此所谓“官名”,实指黄帝部落的分职名称。《左传·昭十七年》记:“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名”。即以云作为本部落以氏族为单位的军事编制(云师)的名称和该氏族所担任的部落公职名称(云名)。
“三危”,孔安国传曰:“西裔之山”,裔指边远之地。《山海经·西山经》有“三危之山”,郭璞注:“今在敦煌郡”。汉置敦煌郡,治在今甘肃敦煌市。敦煌市东北有三危山,今置三危镇。《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戎”本意指山间谷地,用以指人群,意即居于山间谷地之人,今之所谓“山地民”是也。“西戎”即西方山地民。今日黔西北苗族流传的古史传说,言其祖先原住积石山以西,从日没方向移到积石山,经过若干代的长途迁徙,渡过黄河,到了长江中游一带,最后进入西南地区。这其实也揭示了远古神农氏族的发展轨迹.
《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敦璞注:三苗之民)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驩头又作驩兜,《尚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史记·五帝本纪》:“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崇山在今湖南大庸市西南,此地属武陵山区,行政建置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苗族简史》说,湘西苗族五大姓之一的石姓,与驩兜有亲缘关系。石姓有大小之分,大石姓在苗语中被称为“驩兜”,泸溪、花垣有驩兜墓、驩庙。联系考古和乡土文献,口传历史,遗址等综合考察,湘西发现有12000年前稻谷遗存,会同有炎帝神农氏遗迹。可说远古早有神农先民在这一带繁衍,一脉相传。
蚩尤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活跃在今河北山西及山东西部的一个农耕部落名称,即该农耕部落酋长与部落民之共同名称。蚩尤部落为神农氏氏族后裔,属炎帝部落联盟。传说蚩尤部落善长于金属冶炼和制造兵器。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争战失败,其遗裔大部分留居中原。据《管子》所记,蚩尤部落加入了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并在其中担任了重要公职。《拾遗记》载,邹氏、屠氏为其遗裔中可查之姓氏。
蚩尤部落中一部分迁到北方,与荤粥(匈奴之别名)有族源关系。蚩尤部落中的南迁者,与苗民、三苗有族源关系。三苗来源呈多元性,除蚩尤遗裔之外,尚有黄帝缙云氏之后,颛顼氏之后等。
今天的苗族人民普遍地将蚩尤和三苗视为自己的先祖。苗族川黔滇方言区,流传有“格蚩爷老”的传说。“格蚩爷老”又译“格蚩尤老”(苗语滇东北次方言:Gid Chib Yeul Laol),“格蚩”,意为爷爷、老人,“爷老”是英雄之意,是否就是蚩尤,尚有争论。但这种称呼,似乎和更早的弇兹燧人氏,华胥氏称呼部落分支首领为“耶姥”有相同之处(或音同而后人字写得不同),这就露出了千百年来华夏族是一脉传承之倪端。
从关于蚩尤和三苗传说的记述中,可以看到中华大地上,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间由于汇聚、争战、融合、迁徙等等,造成了中华各族在起源形成阶段就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状况。
五千年前,与黄帝同时代的九黎部落联盟,据史书记载,其成员中除了苗族以外,还有黎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如果按照过去史书的称谓,把远古时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统称为“蛮族”,或称“南蛮”、“荆蛮”,那么就把我国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都包括在内了。这就是说九黎、三苗、南蛮,不仅是苗族的先民,而且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南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而蚩尤是九黎之君,所以,蚩尤也就不仅是苗族的先祖,同时也是黎族、瑶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先民。同时可看到,苗族在古代多次迁徙过程中,包括南迁和西迁的过程中,逐渐演化为若干民族,只有一部分仍保持着苗族的称谓。由此可见,这些演化出来的民族自然也是九黎的后裔,也是炎黄的后裔。
西方的羌藏.《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这就是说,羌族是出自三苗,是三苗的后裔是姜姓的别支。据史料记载,姜姓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后来称为羌,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所以,北至今天的青海,西至今天的西藏,南至今天的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羌族西迁到西藏的人自称为“乌斯藏”,乌斯就是乌氏,藏就是羌,乌斯藏就是乌氏羌的统称。他们又称为“西藏”,实际上西藏就是西羌。这就可以证明,今天的藏族,也是羌族和乌族相互融合而成的。其中也有苗族。羌族向南迁的,到四川的与当地的表族融合叫青羌,一部分再由四川迁到贵州、云南。如今贵州西部的羌族,他们的公开族号为羌,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云南的羌族,其来源与贵州西部的羌族大致相同,公开的族号为羌,族人间仍自称为苗。由此可见,羌族也是九黎、三苗的后裔。
黄帝起于雷电。黄帝最初的神职盖为雷神。《春秋·台诚图》称黄帝起于雷电,并说:“轩辕,主雷雨之神。”然黄帝以雷神崛起后又为中央天帝,位为最尊。《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执归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执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黄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禺疆),执权而治冬。”这和苗族古歌说他们祖先“格蚩耶老”(可能是蚩尤)的对手是雷公是一致。大概黄帝最初和风伯等都是神农氏诸侯, 担任雷的巫帅。
黄帝嫡裔。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教人民养蚕缧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名嫫母,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这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它们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犬戎、西方的北狄、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3]。
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之子玄嚣,玄嚣生帝喾,帝喾是商、周的神祖。《史记·周本纪》载,帝喾元妃姜嫄即周人始祖后稷(弃)的母亲。帝喾次妃简狄则是商族始祖契的母亲(《史记·商本纪》)。
黄帝的另一子昌意直接与华夏族有关。据《山海经·海内经》,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昌意生韩流,韩流生颛顼(即高阳氏)。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瞽叟,瞽叟生舜。《国语·鲁语》载:“殷人帝舜而祖契”。另据《世本》,颛顼生鳐,其形为白马。天帝派火神祝融杀死鳐后,剖开鳐的腹部,生出一条黄龙,即大禹(据《山海经·海内经》)。大禹是华夏族的祖神。
黄帝三百年的传说。宰我从荣伊听到, 问孔子, 孔子也不信,他回答是黄帝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得其利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所以说300年。(大戴礼记.卷七.五帝德)。其实黄帝也是一个部落联盟,据《春秋命历序》说一共传10世,1520年(《易纬稽览图》年数同),周武王时还封黄帝后代于祝。
永世缅怀
黄帝崩,葬桥山(关于桥山的所在地历来有所争议,现今学术界较认可的说法是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乡里虎沟村西南之桥山,其上直至后唐仍有黄帝庙并享有祭祀)。而陕西黄帝陵则为一衣冠冢,自秦统一中国后,历朝历代每岁祭奠黄帝陵延续不断,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称为“天下第一陵”。2008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___新郑黄帝故里
黄帝故里景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占地面积100余亩,黄帝故里祠始建于汉代,后曾经毁建,明清修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新郑县令徐朝柱立有“轩辕故里”碑。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后来,新郑市人民政府对黄帝故里景区进行了扩建。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拥有黄帝庙、黄帝宫等名胜。
___陕西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汉武帝大祭更是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典的场所。
近代孙中山曾亲自书写祭文,国共合作时期毛主席亲题写祭文,蒋介石题词,促成国共合作。
每年的清明节祭祀黄帝大典已经成为“中华第一大典”,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瞻仰和祭祀黄帝的场所。
___河南灵宝荆山黄帝陵
荆山黄帝陵位于灵宝市区西20公里阳平镇。据《史记.封祥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髯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因名其地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人们把黄帝的靴子埋在铸鼎塬上,形成了黄帝陵,并建庙祭祀。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长42.5主的土堆,传说就是黄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龙须沟,传说是龙须坠落之地,此间生长一种龙须草,说是龙须所变,周围皆无。古代文人墨客纷纷前来瞻仰,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诗人都曾到此拜谒,题诗作赋,发出过“樊萝来绝顶,瞻拜意何胜”的慨叹!年年农历二月初九前后人们络泽不绝前往祭祀瞻拜。
___黄帝城
黄帝城,即涿鹿故城,亦称轩辕城,位于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50米处。
据《史记》记载,黄帝杀死蚩尤,归服炎帝后,“邑于涿鹿之阿”即建都城于涿鹿山下的平地之上。据传,黄帝城即黄帝所建华夏第一都城。
黄帝城为不规则方形夯土城,东西宽450——500米,南北长510——540米,残存城墙高5——10米,底厚约10米,顶厚3米左右。遗址内陆续发现了大量陶器、石器,均以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典型,与黄帝所处时代相一致。黄帝泉、蚩尤三寨、蚩尤坟、上下七旗等远古遗存至今保存尚好,为研究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由海外华人捐资兴建的中华三祖纪念堂,古朴凝重,向人们展示了黄帝、炎帝、蚩尤这三位人文始祖的伟大功绩,体现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华文明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三祖堂采用唐代建筑风格,堂内塑有黄帝、炎帝、蚩尤大型塑像。并陈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纺轮、石镞等人类早期生产生活用品和战争兵器。墙壁上绘有涿鹿之战、阪泉之战、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历史事件的大型壁画。以黄帝城、黄帝泉、蚩尤寨、蚩尤泉为主要景点的中华三祖文化旅游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炎黄子孙来这里寻根祭祖。
___黄帝源
黄帝源是华夏祖先轩辕黄帝游息之所,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黄山的发源地。景区贯穿黄山轩辕峰至光明顶之下人烟罕至的云海之中。这里青山环抱,群山叠翠,古书参天,翠竹摇曳,溪水潺潺,峡谷怪谭,其实名目,古迹胜景。固有神秘。藏龙卧虎,仙岛驻风。这里启动:深谷、怪潭、宝岛,古湖。再现了《周书异记。神仙传》、《黄山图经》以及《史记〉有关黄帝的神奇传说,是体现中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自然活教材。这里圣寺、古桥、驿道、书院等俯拾皆是,留下无数名人、墨客的足迹,是集皇权神圣于自然神奇的风水宝地,是湮没了一千多年的重新发现。
___黄帝祠宇
黄帝祠,位于浙江省缙云县仙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原名缙云堂,曾是轩辕黄帝三大行宫之一——三天子都所在地,始建于东晋成帝咸和( 326 - 334 )年间,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与陕西黄帝陵遥相呼应,形成“北陵南祠”的格局,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是全国最大的轩辕黄帝史迹展览馆。
(待续)
龙一乐 整理撰写
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