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时代轮转,人口日多,社会变革,事物日繁,兼新陈代谢定律,人欲知以往事,无不赖文字记载,传绵稽查,故国家有国史,籍改历史盛衰与人文概况。缩小:古今完人有自传,宗族之间有族谱,溯本追源,勿忘先人恩德,敦宗睦族,团结精诚,长卑有序,兄友弟恭,有此重意。昔曰:国父(孙中山)循国情,依我民族性、家族、宗族,而导国族,其意而法善。因此,在公元1986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领导,有利于三个文明的建设。根据国务院通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龙氏族谱进行了编纂。为了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学习交流与合作,坚决遵守党纪国法,讲伦理,讲辈伦,尊宗敬祖,尊老爱幼,不能混乱、颠倒上下。同时,根据历史考证:在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张献忠米脂率十八寨人起义,自称八大王,改营曰(西),表示自立,这支起义军,战于晋、楚、蜀,迅速发展壮大。在公元1644年(崇祯十七年春,张献忠率军十多万人,五次进攻四川,当年十月十六日,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权,国号大西),继续分兵攻占各州、县、市,十二月就占领顺庆(今南充市),建立顺庆农民政权,后来战于西充,死在凤凰山。由于多次战争,死人无数。由此,田土荒芜,无人耕种,建筑物损坏,无人重建。皇上圣旨,于康熙三十三年前后,将原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人,移湖广所属麻城、天柱、武陵等县,后来搬移到四川省各州县,而龙氏族人住在顺庆府南充县,就分居在会龙、长乐、南江、天峰等八个乡二十多个村落业居住至今。上至公元1644年下至2006年,纵贯360多年,发展经历13代至16代人。其中我们祖人龙再南是湖南武陵县×乡×人,来四川南充县南江乡一村(小地名花园)居住至今。因历时久远,资料残缺,难以查清,错误很多,请族人指教、补充,不胜沾感!
编辑人:龙明秀、龙世银、龙世泽
审查人:龙纪月系天峰乡四村(大水井)
公元2006年岁次丙戌年春
龙氏族谱章程草案
一、 宗旨:坚决遵守党纪国法,加强团结、创新、和谐、发展,弘扬中国文化传统(清明)节。
二、 族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严谨文明、勤奋朴实、尊老爱幼、共同发展。
三、 制度:
(1) 各支族选举成立代表会,代表3-5人,并由支族代表选举成立龙氏联族代表会,设常务理事组13-15人,分工为名誉理事1人,副理事3-5人,顾问、文书、财会、组织、宣传、监查、青年、妇女等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各支族代表、联族理事,均实行2-3年改选和义务职责,廉洁奉公,为民服务。
(2) 开会学习,每年2-3次,年终总结,表彰先进。
(3) 每年逢清明节,祭祖扫墓,费用自筹,帐目公布。
四、 族规:
(1) 坚决遵守党和政府方针、政策、法令,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学习交流与合作,创建平安和谐社会。
(2) 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搞阴谋诡计。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走社会主义道路。
(3) 要创新、和谐、发展,方能兴家、富民、强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和气能生财,人和万事兴,互相尊重,不侵犯、不干涉、不斗殴,公平公正,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4) 要五讲四美、讲法纪、讲道德、讲文明、讲伦理,按辈伦起名字、称呼人,坐席分上下,赶船、乘车让位,不能混乱。
(5) 要尊老爱幼,孝顺老人,把衣食住行切实做好,供养好老人,不能断食、绝医、打骂、虐待老人。做到生有所养,死有所葬,古今有之,理所当然。对幼儿要抚养好教育、培育成才,他们是祖国人民未来的建设者。对五保户、残疾人、鳏寡孤独、贫困学生要资助。这是三个文明建设内容之一。
(6) 加强农村建设,搞好产业结构,为农增收,建设小康社会,并要遵守法纪,不贪污,盗窃、嫖、赌、吸毒等不良行为。
以上章程草案,错误很多,只供参考,请族人调研、修改,希万代宜遵守,庆衍亿兆年。
公元2006年岁此丙戌春
(一)祖人来源:祖人龙再南,系湖南省武陵县人,来四川省南充县南江乡一村(花园)居住至今。
(二)龙氏宗族原定辈伦:再正宗颜定,胜秀啟文明,世泽光昌永,大德达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