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宗睦族 凝聚血宗 共谱龙门新篇章
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四川分会首届代表会议上主题发言
龙 建 国
(二0一0年五月二日·安岳)
各位四川宗亲代表
各位特邀宗亲代表
您们好!
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四川分会首届代表会议得以顺利在安岳召开,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天时指有富裕了的宗亲资助;地利指安岳地处四川盆地地理中心位置;人和指广大四川龙氏族众的共识和期盼以及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的督导。
我以筹备组的名义,欢迎远道而来的各位代表和嘉宾!热烈欢迎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一行的亲临指导!欢迎黔北、重庆、江西泰和亲人代表送金携宝上门!也以安岳人的名义欢迎您们来到石刻艺术之乡,柠檬产业之都,数书九章伟大数学家秦九韶的故里,和程咬金、贾岛曾经为官的地方作客,并祝您们旅途愉快,如意安康!
我们本是一家人,其中有我的尊长和兄弟姐妹,也有让人敬畏的龙门后生。因为我们彼此居地各异,谱牒散而含糊不清,少有相识、谋面之缘,所以只能以辈份模糊的宗亲,家们儿相称。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健全四川分会组织,落实组织分工;分会下拟设分支调查组,续谱支持组和业界宗亲联络组等,并探讨始祖伯高墓修缮,和为龙氏第一部史书供稿、捐资等事宜。
会议主题是 :敦宗睦族,共谱新篇。
一、回眸历史
(一)龙门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龙氏历史与中华文明史同步。龙姓源自舜臣纳言龙,其子孙皆龙姓。有世系可考始于两千年前的东汉零陵郡太守龙述,字伯高。故纳言龙为我得姓始祖,伯高公为血缘始祖。然而史书又说,龙氏是多源姓氏。因此可能有其他来源的龙氏存在,但我们对此不予讨论,也不能讨论。当今中国据说有数千上万个姓氏,其中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中,龙氏排名第82位,人口有300多万,属旺族大姓。
四川盆地约有1000个龙氏分支,约34万人姓龙,他们多系300年前湖广填川时龙氏移民的后代。其子孙主要繁衍于盆地的东、中、南部地区,和盆地南部的渝东、北、西地区,因为长江以北的渝东、北、西地区是四川盆地的南半部。
四川龙氏的先祖们,大多有明初江西填湖广,和清初湖广填川的移民经历,因而半数以上的分支或无谱,或断代,或不祥,致使源流历史残缺不全,使续谱工作困难重重。
(二)龙氏族务动态 清代自湖广来川的先世们,尽管交通和通讯不便,在百多年前仍与湖广老家亲人保持着联系:有的带来了族谱木刻本或手抄本,或各取所需的自由抄本;还有随后送来的雍正、乾隆年间的木刻本,至今仍基本保存完好;有的还回湖广老家祭祖扫墓,或参加族务活动;有的在原籍入谱直到光绪年间,说明血脉是切不断的,只因无奈而断断续续。
近百年来,湖广——四川间的宗亲联系越来越少,直至断绝,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动荡或无知,致使宗族观念淡漠,甚至有亲手挖掉祖坟作肥料、和亲自烧掉族谱的不肖子孙。真是可悲又可怜!
十多年前,我修《龙氏宗谱概述》时,只知邻近的几支龙氏,不认识川外的任何族人。手中只有十几页破烂不堪的手抄谱本。在难为无米之炊的修谱困境中,抱着试一试的侥幸心理,给湘西南东山龙氏去了一封无明确收信人名的信,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和龙文俊一道去了东山和零陵,亲眼目睹了不同凡响的宗麻公祖孙三代合墓的壮景,也见到了被民宅环抱、有碑无冢、催人泪下的始祖墓茔;同时像唐僧取经一样,族史资料却收获累累,从而开阔了眼界,提振了修谱的勇气和信心,并被观生会长等认为是修缮伯高墓筹备的开始。随后又创刊了《龙氏通讯》。2003年我得以应邀面见会长龙观生,从而铺就了全国龙氏宗亲联谊、交流的路基,促进了群龙有首成为可能。
2007年5月,在长沙召开了中华龙氏“两会”的筹备会,10月在虎门有358名代表出席了中华龙氏宗亲联谊暨中华龙氏文化研究会,正式宣告了群龙无首的历史终结。
(三)四川龙氏族务现状 虎门会议前,四川龙氏族务活动一直都在小范围,封闭式地开展着,如清明祭扫、团聚、修谱、修祖墓等。但地区差异明显,少有交流,族务只是老年人的热情,青年人缺乏参与。
虎门会议有13位四川代表出席。在小组会上,有提议由宜宾市人大的龙章和族尊为四川分会会长,龙云协助,大家无异议。这便是四川分会的雏形。但因经费为零,无法开会落实分工和作出规则,不得已而呈有名无实的松散状态。仅管如此,各地热心族务又愿无私奉献族务的族中贤达,仍然在积极地做自己觉得应该做,而又力所能及的族务工作。如为中华龙氏第一部史书供稿的四川盆地七县龙氏分支调查,地区间的交流,联谊,修谱,修墓等。两年前,川东片区和川南黔北片区,对我们而言都是盲区,如今也有了密切联系和交流,并逐步扩展到巴中、南充、广安、绵阳、三台、武胜等片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知识界龙子的积极投入,使族务工作更有朝气和能量,给人以后继有人,后浪推前浪,后人更比前人强的真实而鲜明的印象。他们得心应手地操弄着现代网络工具,活跃在为四川龙氏量身打造的龙氏腾飞网的“龙氏在四川”和“族务动态”栏目中,使四川龙氏族务工作有声有色。特别是在联谊方面,充分展现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令人鼓舞和羡慕,更令长者欣慰和宽心。
但是,互联网只是族务活动不可或缺的通讯、联络、交流的工具和方式之一,它不是目的,也不能代替务实,深入基层的分支调查和续谱,以及各地宗亲间面对面交流,后者才是族务活动的核心所在。
当今社会,族务工作没有统一规范的作法,只能本着对历史责任和无私奉献的原则,由各地宗亲去探索,去创造该做什么,怎么作,并把他们的经验交流。如果要讲报答,只有祖宗保佑你万事如意,福寿安康和亲人们的声声赞许,在龙门史册上留下你的美名,世代相传。
二、展望未来
敦宗睦族,凝聚血亲,道德教化 十二个字是族务工作不变的主题。其中的“敦”有厚、实、勉力和督促之意;“宗”指祖先、宗族;“睦”指和为贵;“凝”指团结;“道”指法则或规律。所谓道者,万物之然也,万理之所稽也,是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是立身处世的根据和行为准则。十二字连在一起,我理解为:要着力这一主题,贯穿着重视宗族事务,促进亲人间的团结和睦,通过教育,使人们的人格得以完美,并掌握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这与和睦社会,安定团结异曲同工。
四川分会应当把族务工作的重点放在广大族众看得见,摸得着,和基层族众极为关心的基础工作上。建议如下:
(一)四川分会组织 道理很简单,要开展某些工作,就必须有组织保证,也必须有领头人,因此必须建立四川分会组织。分会设正副会长和正副秘书长,且必须务实,不挂虚名。为此,建议选70岁以下的热心族务,乐于奉献的族人任职,且有区域代表性,老中青结合,特别要重视业界人才代表。分会下拟设:分支调查、续谱支持、业界联络三个组。
(二)分支调查组 四川盆地七县分支调查结果显示:盆地有约1000个龙氏分支,但经七县调查的不足100支。凡经调查的分支,它们位居何处,何时从何而来,源流历史,字派,谱牒状况,族务动态和热心族务人士都有了初步了解,并一一记录在卷。这不仅让各地热心族务的有识之士有机会参与,又有用武之地,经费也不会有太大压力,还能为各地宗亲联谊、交流、寻根觅源,提供线索,又能为续谱提供宝贵资料。如果3~5年内能完成全川分支调查,将每支龙氏概况记录在案,必将使我龙氏这颗大树的根、茎、枝、叶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重现龙门一脉相承,一本万殊的景象,将是当今四川龙氏的一大贡献。否则大多数分支始终处于迷离状态,就像龙氏大树上掉下来的片片落叶,无生机可言。如果还没有开展调查的市、区、县都立即行动起来,并与周围相邻地区宗亲合作,一、二个月内完成调查,与七县资料合一,重新分析评估,还能入编中华龙氏史册,否则失不再来!
七县分支调查获得两位会长的特别奖励,发来4000元奖金;秘书长也为之作序,还订购100本送给省外各地宗亲。可见,方向正确,方法可行,应当继续作下去,而且有能力作下去。只等在座各位下定决心了。
(三)续谱支持组 七县分支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分支无谱,其原因是族史资料缺乏,或不足,或缺乏修谱人才。续谱支持组就是把各地有修谱经历的宗亲组织起来,对谱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宣传,提供相关族史资料,帮助寻根觅源,培养修谱人才或技术指导等,逐步实现有龙氏必有谱的目标。
谱牒是敦宗睦族,凝聚血亲,道德教化,佐证历史的全面深刻体现。对家族而言,家谱与国史,地方志一样重要,如果没有谱,若干年后,有可能出现自己只知是妈妈生的,和爸爸同一个姓的悲哀!
(四)业界联络组 就是把产业、商业和服务业等各界宗亲联合起来,建立一个联络机构,作为交流成功经验,寻找合作契机,探索共同发展空间;为贫困宗亲排忧解难,设立奖、助学金,促进龙门后嗣成才;为回报社会,筑起一个支持族务的稳固平台。
古人云,人之昭垂而不朽者有三:一曰立德,一曰立功,一曰立名,诚立德而功与名随之。我以为,立功指为社会和家庭创造物质财富获得了成功,而成为富有的中产阶层;立德指追求精神财富的富有境界,使人格更加完美,立身处世的行为更加规范,从而产生乐于回报社会的公益、慈善理念和行为,并留下好的名声,得以名垂青史,谓之立名。其中特别强调立德是前提,是根本,无德,功与名亦不可久存。
龙氏两会会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观生会长的人生格言是“诚以修身,信以立业”,强调诚信二字。他的信条是:赚1元钱起码要拿7角回报社会。过年时他亲自为乡邻送过年礼。他赞赏“衣锦还乡”理念,发达了或升了官,要常回老家看看,不要忘记了乡亲。至今他已为当地的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捐款约4000万元。他承诺,修缮始祖伯高墓,如果两年内募集资金还不够,不足部分由他全部垫支。庆棠会长认为,财富不仅指金钱和物质财产,还应包括精神品格、气质心态、成就感和社会认同度。一个人即便有亿万家财,也只能算个有钱人。金钱只是一个数字,只有回报社会,造福百姓,拥有财富才真正有意义。回报社会不能用数字来衡量,即使1块钱也是一种至善的心。我佩服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实力。
四川龙氏业界人士也有榜样:营山县龙建春为家乡修路捐款350万元;安岳龙巨胜为汶川地震灾区等多次捐款总额达数十万元;安岳龙恩云亲自把自己的捐款送到震后的汶川,当得知四川分会代表会议即将召开时,恩云立即承诺会期酒水全由他招待,并另捐现金2000元;叙永龙期勇、古蔺龙永均承诺,会期代表食、宿费用不足部分由他俩分担;古蔺龙永均一年来已为川南黔北族务捐资上万元;岳池龙松林在汶川大地震后,即在深圳组织募捐,金额达500万元。
还有许许多多的长期热心无私奉献族务的各地族中贤达,多年来就像知时节、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着族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举不胜举。
这次代表会的召开,全靠业界宗亲们宏施仁囊,鼎力资助。他们是腾龙的翅膀,是机车的动力,是族务工作离不开的坚实依靠。如果没有他们的作为,族务工作只能是从美好愿望开始至失望而终。
为此,我建议全体代表起立,并向他们鼓掌!致敬!和致谢!
(五)为修缮始祖墓出力,为中华龙氏第一部史书供稿 这是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下达的两项临时性任务。作为她下属的四川分会,理当积极响应。始祖墓修缮计划已启动1年有余,名曰“德政园工程”,预算耗资2000多万元,现已拆除墓前民宅,因资金难以到位,工程处于停滞状态。虎门会上捐了200多万,认捐款已部分催收到位。四川到目前为止,只有乐山龙平章捐了2000元,13位代表现捐、认捐款兑现,其余无进展。去年曾为资金问题在永州开专题会议,四川龙氏无颜出席。四川龙氏捐款最少的原因可能是:此前无组织状态,过分松散,宣传难以到位,或因地处西部,经济发展滞后,或尊祖敬宗之心有了问题……。
我们期盼,四川分会成立之后,应加强宣传,修祖墓,子孙应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尽孝心。
关于“通鉴”,北京有一伙外姓人,在未征求龙氏意见的前提下,早就打算利用我龙氏族史资料编辑、出版“通鉴”卖书赚钱。当我们获悉后,中华龙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龙熙辑立马赶往北京和他们商谈合作事宜,并表明态度:1、龙氏族人有权了解、过问龙氏通鉴的全部内容;2、“两会”代表龙氏宗族参与龙氏通鉴的编辑出版并冠名。经协商,达成合作协议:1、“两会”参与并冠名;2、“两会”成立总编委,全部稿件由总编委汇审;3、出版时间延长1年。可是,对方近期在我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撕毁协议,单方面偷偷出版!我们除了愤怒,必将追究其违约和歪曲龙氏历史的责任。
我们支持熙辑秘书长的决定:龙氏的第一部史书,应该由我龙氏子孙自己来作,才不失尊严。我们有能力作,而且一定能作好,但需要改个书名。一切都按原计划进行,千万不能动摇。我们现实的任务是供稿、捐款。稿件方面,四川龙氏可提供的大概有三方面:一是各地龙氏族谱两套或复印件;二是各分支够格人物个人资料(按组稿细则);三是代表性祠宇、祖墓图片和文字资料。其它的是自愿在“史书”上刊载全家福彩照等。目前已到位的稿件大概只有“四川盆地七县龙氏分支调查报告”一文可能被采用。我们现实的紧迫任务是赶快交来族谱,按组稿细则提供当代成功人士个人资料。全家福彩照请直接与长沙总会联系。
关于建立“史书”省、市、区级编委会问题在即,我建议四川分会的领导成员都是编委会成员和组稿、供稿员;参与这次会议的全体代表,每个人都是组稿、供稿义不容辞的成员。
近来获通知,清明节后,总编辑部将派专人到各地巡回审稿的消息,我有些紧张:不知他们何时来川审稿?更不知拿什么稿件供他们审理?——因为我们还两手空空。
这个发言,难免不足或遗漏,甚至错误,恭请审议,谢谢大家!
注:上述稿件,已经筹备组成员第二次修改后综合而成,再次请将修改意见或修改稿及时发回我信箱,最后定稿,作为正式稿件在会上公开宣讲。
龙建国: [email protected]
(20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