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习俗,即使现在看来有些特殊的姓氏诸如“头”、“鸭”、“骂”、“难”、“黑”等也得以流传,世代姓而不改,对祖宗的尊敬大过世俗的排斥,有的似乎已经孤悬一线,如遂溪姓“三”者只有三人;有的姓起来有些阻力,如姓“打”者,人人喊打。当然,有些姓氏也给人带来吊诡似的温馨,如男性姓宫者,年纪大了,不少人叫老宫,疑似老公。特别让年轻女性莺声燕语地叫着,听来颇不寂寞。不管怎样,这种坚韧的习俗给今天留下许多有价值的文化信息,构画出历史一路走来的苍茫路径。
中国古俗,问者尊称贵姓,答者谦称小姓。在下却不敢自谦称小姓龙,因为牵扯太广,不慎会小了众人。因全体华人都自称龙的传人。有人说龙姓者应该是龙传嫡系吧,某答不敢,解释说姓龙者在历史上不光不敢骄傲,反而会避开政治中心,远离皇族。试想,历代皇帝,姓刘姓李,姓赵姓朱,甚至姓爱新觉罗,殊无龙姓。却无一例外自称真龙天子。那时节因其愚民政策贯彻得力,人们虽不会或不敢指其假冒,但假冒者心中恐怕也不免疑惑,恰这时,如果让这些心怀鬼胎而又握有生杀大权的独裁者看到真的有人姓龙,还不是天大的危险?所以,我们老祖宗,历代敢当其姓,勇也,而又没被残暴的统治者抓住或勒令不许姓龙,智也。
经考古人员多次调查考证,湛江古有土著,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居住。史家对张姓考证,普遍认为黄帝之孙发明弓箭,封官为弓长,即为张。张姓宗祖说不定是最早的大发明家。因为弓箭在渔猎社会的科技意义肯定不亚于现在的互联网,互联网属于锦上添花,而弓箭则是雪中送炭。有此利器,先民可较多得温饱,运用熟练了,崭获有了剩余,就导致社会进步,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秦汉起,每朝都有大量徙民南迁和军人落藉湛江,历代不绝,他们带来中原优秀文化与当地交融。从现在雷州人对狗的态度,可以看出不同民系在湛江交汇的痕迹,有的敬狗,有的吃狗,敬之刻石,戮之吃肉,竟融会为一,成为雷州文化一大特色。
山东济宁的龙氏族谱我看到过,可上溯到明代洪武年间,那段时间,朱元璋迫民东迁,山东居民大多可在山西洪洞县的老鸹窝找到明后飞根的源头,而我们不是,北方一脉龙氏祖先是作为武官从湖南郴州奉皇命北上的。繁衍至今,到我是第二十一代。在下2002年春举家南迁来湛江,本以为孤雁南飞,远离“龙宫”,举目无亲。谁知碰到同姓者竟多于故乡。看了族谱才知道,此地龙姓与北方龙原系一脉,都是起源于湖南。现在可考到国内外龙氏有谱可查的共同先祖为龙伯高,生于西汉哀帝元寿2年2月15日,也就是公元前2年,比耶稣大一岁。汉光武帝25年敕封为零陵太守,有治绩,历代史志皆有褒扬。
由于龙姓人口不多不少,龙氏子孙见了面还会感觉到血脉的温馨,看到在贵州台坐而“论道”的龙永图也感到亲切。春节前老父打来电话,家里有人正筹备召开中华龙氏文化研究会暨龙氏宗亲联谊会,龙永图发去贺信,认祖归宗为一脉。家父还让我联系一下在广东的龙氏优秀子孙,其中一个名字我很熟悉,吴川的龙观生。还提到目前在政协、法院工作的政要,也是龙姓后代。不知他们何时来湛江,他们的家族历史上如何迁徙,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来湛江日久,与诸姓百家一起早已深深融入湛江本地文化,成为老湛江人。从龙氏一脉看中国流民史,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马迹蛛丝,隐于不言,细入无间,可看到中华文化交流融会之一枝,恰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湛江人这个集合体,就是在这种不断的交融中吐纳革新,当下的湛江人从全国各地汇聚与此,带着中华文化全部密码,又富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一同迎接新时代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