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佛教碑文集成》
作 者:龙显昭主编
页数:1200页 出版日期:2004
《巴蜀道教碑文集成》 作 者:龙显昭,黄海德主编 页数:578页 出版日期:1997
简介:四川省教育委员会等资助出版:四川师范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合作科研项目
序
中华文化,肇自河源,始于昆仑,其地在川、青、甘河曲山原.,其世则当原始社会母系部族农业兴盛之时。昆仑鸟母部族即凤族,以北斗七星定「四时八节」,约距今五、六千年。西王母又称西王貘,「西王」为其部族之姓,「母」者言其为母姓,犹隋唐时「女国」之称。当其时,昆仑系之神仙皆称「西王」。夏商以还,如大禹养于舅家貘母,周穆王远访西貘,汉武帝直通西貘部,此皆取象七星,执天道以定人道,为原始神巫之道,一脉相承也。黄帝之孙颛顼东迁于璠冢山,实乃陕、甘、川之大巫师。其承继少昊金天氏白帝之酋王,兼鸟部联盟神巫而为鸟王。考诸史实,东夷崇拜太阳神鸟金鸟,南越早有凤朝阳之图,禹像鸟喙,周崇鸡宝,蜀贡文翰,巴献比翼鸟,皆渊源有自。近年考古发掘之三星堆文化,所见蜀王朝蚕丛、鱼凫、柏鹳、杜宇等,皆为鸟文化之部族。当时巴、濮尚产犀、象,而群神铜像实有「万象神宫」之辉煌。三星堆文化上承黄帝与颛顼,下开蜀开明氏王朝龙虎之邦,然其渊源仍是西王貘部族之凤王鸟母。后汉画像砖之西王母以龙虎为座,斯亦鸟母掌握天时而统一炎黄之象征。
昆仑三大部,黄帝姬姓在东北,炎帝姜姓在南方,西和月母(即貘母)之国在西部,此相互通婚之三恪即为数千年华夏之核心。 开明氏蜀王朝(公元前678年至329年)延续数百年,后为秦所灭。开明王族多改姓「李」(厘姓之狸),于是乃有后之「獠君」传道法于张陵天师,称正一道。
中华道教之祥嗣早启明于古之昆仑,与六千年文明相称并着。道德之教乃中华文化之本根,孔丘问礼于老聃,佛徒称道于玄风,仁、仙、佛三教皆为天人心宿之宝光,传统文化之精华。
龙氏昆仲,宿学功深,早播名于中外,普学术于寰宇,通三教之定慧,为开示之真师。兄讳显明,为吾同窗师兄,于佛学、敦煌学、文字、音韵、训诂,靡不赅通。 弟名显昭,精通文史,学问博洽。蜀中二龙,诚不愧中华英杰,龙之传人。
近年,显昭邀集海德、东洲、杨超诸学人,合作搜辑自汉至清之道教碑文四百余通,博采精校,编成《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大可补文献之不足,为巴蜀历史之真传。 道教昆仑岷山丹法,真仙女冠之事行,宫观道场之兴废,如是等等,大备于兹,功德无量,道史咸真。此继往开来之史料,搜讨匪易,不名于功夫,咸资于学人, 真奠基之普贤,无名之势至。黄冠、女冠、福冠必览知道德深广普惠记载,学者、智士、高隐因阅解华夏鸟母龙虎丹功。幸先浏览,殊颂成就,是恭为序。学浅文晦, 尚祈谅之。
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王家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九日
于四川省博物馆
前 言
巴蜀道教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人们去探索研究。这种地域性道教历史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无疑会推动整体的道教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
巴蜀地区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道教的形成大致在东汉后期。当时道教在全国有两个中心,一个是东方的太平道,一个是西方的巫鬼道,即世所称的五斗米道。西方巫鬼道活动区域主要在巴蜀一带。如米巫张普活动于蜀区,张修活动于巴区,张鲁活动先在蜀后在汉中。张鲁祖父张陵,汉顺帝时客蜀,学道鹄鸣山中(今四川大邑县境)。陵死,子衡传业布道于蜀地。后来奉其道者称陵为天师,衡为嗣师,鲁为系师,故五斗米道又有天师道之称。张鲁在汉中建立教区,实行政教合一统治垂三十年。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张鲁降于曹操。曹操对道教实行利用和限制政策 ,把张鲁及其道众数以万计地迁到三辅、洛阳和邺城。其中徙邺的一支最为重要,因为他们大多是五斗米道的上层,享有一定的政治待遇,既是为了防范,同时也便于笼络利用。由于这里原本是太平道活动的中心区域,故其结果则促成了东西方道教的合流。更因五斗米道文化上、政治上居于明显的优势,故融合的结果是五斗米道取代了太平道。自魏迄隋的三百多年里,无论南方或北方,道教面目基本上都是天师道了。
唐以前,巴蜀地区把道教推向了全国;入唐以后,道教的主流已由天师道让位于茅山道,然而巴蜀道教确也有自己的特色。这时,蜀中高道辈出,且学有造诣,多有著述。成都的至真观是隋以来的一所著名道观,也是唐初道教义学的讲论中心。观里有大殿讲堂,观主黎元兴就在这里主持讲论。据《正统道藏》,黎元兴有《海空经》十卷、《老子注义》四卷等。著名道士王玄览亦隶籍至真观,撰有《老经口诀》、《老子注》等。他在观里主讲道教奥理,有益州谢法师、彭州杜尊师、汉州李炼师及诸弟子聆听,谘论妙义,询问经教。他最具影响的著作是由其门人纂集而成的《玄珠录》。与黎元兴、王玄览先后同时的,是声誉京华的绵州道士李荣。他撰有《道德真经注》四卷,该书的理论水平足以使李荣成为与成玄英齐名的重玄学大家。此外,还有岷山道士张君相《三十家道德经集解》、眉山道士任太玄《老子注》等。唐末,著名道教学者杜光庭客蜀四十余年,著述宏富,所撰《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十卷,网罗汉晋以来诠疏笺注者六十余家;其中唐代的近三十家,总结了包括重玄学在内的各派学说,是集唐代老学之大成的名著。与杜光庭同师门的蒙阳(今四川彭县)道士强思齐,撰《道德真经玄德纂疏》二十卷。他独具眼识,于《纂疏》中几全录了成玄英和李荣的《老子》疏注。成、李的疏注,宋以后若存若亡,今赖强思齐的《纂疏》乃得以窥其全豹。
唐末各地战乱,巴蜀地区相对安定,而巴蜀道士重视道教理论的传统一直没有中断,至北宋初,巴蜀又被视为全国崇尚道教的一个中心区域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二、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云﹕「诏诸路、州、府、军、监、关、县择官地建道观,并以『天庆』为额,民有愿舍地备材创盖者亦听。先是,道教之行,时罕习尚,惟江西、剑南人素崇重。及是,天下始遍有道像矣。」在崇道风气下,成都道士姚若谷、梓州道士朱知善欲尽读道书,乃与其徒锐意搜求道教文献,遍访诸州,又至京师请赐官本道书,先后获得六千余卷,并复制五套,分藏于成都、郫县、青城山、梓州和绵州等五地道观。象这檥大规模的、不由官府而由几家宫观联合搜求道书,所得多至数千卷,最后达到资源共享共存,这种关心爱护文献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这事发生在仁宗、英宗之际。后来金兵南侵,各地道藏多毁于兵火,而蜀地五处藏书无损,故于文献保存上益显其价值。南宋理宗时,果山(今四川南充巿)道士范应元撰《道德经古本集注》,引证汉唐以来说解者约三十家,其中大多今已不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蜀中在保存和传播道教文献方面是富有成果的。
宋末元初,饱受战火劫难的巴蜀地区,其道教遭到严重破坏,从此进入了长期衰落状态。元初,受知于玄教嗣师吴全节的龙虎山道士汪集虚,于至正三十一年(1294年)来蜀,传正一秘规,居青城四十余年,又于成都建正一宫,朝廷赐号玄昊真人、青城诸山正一宗主。但其后元亡,蜀中正一教亦不见有大起色。
蜀中道教之真正兴起,实始于清初全真教龙门派第十代传人穆清风、陈清觉、张清夜等于康、雍间先后来川布道。他们在地方当局的支持下,以青城山、成都二仙庵、青羊宫为中心,开坛传戒,广收道徒。经过几代辗转相传,枝柯蔓衍,弟子益众,道徒散布两川,其辐射区域内的主要宫观祠庙多为龙门派道士住持。龙门派得以延续和发展,除其严守戒律,积极弘教等因素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善于经营管理庙产,保有独立的经济实力,为弘教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灌县二王庙住持王来通道士、青城山常道观监院彭椿仙(原名至国)道士等,即是其中的典型。他们于法事之外,植树造林,栽桑养蚕,赈灾济困,助产兴学。辛亥革命后不久,四川省省长杨庶堪特对彭椿仙道士通令嘉奖,赐「道在养生」匾额。
道教俗神梓潼文昌帝和川主二郎神的崇拜,都起源于蜀中。其中的梓潼神,唐宋统治者予以敕封,元仁宗更赐以「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之号,这样就把梓潼文昌帝君推向了全国。明清将其列入祀典,在科举盛行的风气下,这位司文运之神的香火就更兴旺了。文昌宫和川主庙在过去各府州县以至乡镇,几乎触目皆是。象文昌、川主一类俗神,在川人中受到如此普遍信祀,可以说是宋元以来巴蜀道教的又一特色。
以上就是我们在编纂本书接触碑文之后,所萌发的一些有关巴蜀道教特色及其历史地位的粗浅看法。如书中所收《米巫祭酒张普题字》、《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启大唐御立集圣山玄妙观胜景碑》、《南竺观记》、《崇道观道藏记》、《成都路正一宫碑》、《碧洞真人墓碑》及《椿仙彭真人行道碑》,还有宋元以来的许多文昌宫碑和川主庙碑,都是直接记述巴蜀道教二千余年历史的实物见证。
研究地域性道教史,《道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数据。但是《道藏》编纂的角度不同,所收文献自必受到某种限制,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研究地域性道教历史,应当另辟蹊径。钱大昕《关中金石记序》说﹕「金石之学,与经史相表里。」陈垣先生的《道家金石略》、《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即是运用金石文字研究道史的典范。因此,积极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充分利用地方碑石文字材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各地宫观几乎都立有碑石,这些碑石虽大多毁于兵燹,但碑文则保存于各种文集或总集里,有的收进了地方志,有的作为历史遗迹存留至今。如果各省区都能把本地是类碑文辑出,结集成书,不特对研究地方道史,而且对全国道史的研究也提供了便利。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约集了一些志趣相合的学人,决定搜集并编纂一部反映巴蜀道教历史的地方文献,这就是《巴蜀道教碑文集成》一书酝酿的经过,也可以说是编纂本书所想达到的目的。
本书在着手之先,由我发凡起例,提出资料的搜求范围、整理程序、编纂体例和编排方法,供大家讨论。进行中的具体分工则是﹕由黄海德、蔡东洲协助我对碑文进行编辑整理,杨超、查中林负责碑文搜集、点校和写出题记,黄海德、蔡东洲和研究生邹红美也点校了部分碑文和写题记,黄海德对部分遗存碑文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校录,谭官德、刘家定和汪海清参加了早期的资料整理工作。书末所附的两种索引是由黄海德和研究生刘琴容、杨震编制的。最后由我负责通校通审,完成书稿的审定。可以说,这部书完全是集体合作的结晶。
本书所收各类碑铭总计四百五十七篇,是从浩繁的历代文集、总集、地方志和其它有关文献中搜讨得来,尤其部分碑文是编者通过实地考察,据碑实录,汇集成帙,殊感不易。如隋人辛德源《至真观记》,清人严可均编的《全隋文》失收,陈垣《道家金石略》亦未录。我们这里是从宋人编的《成都文类》中辑出,并参考了几种地方志,还从赵明诚《金石录》中得到印证,知《至真观记》是上了石的,因而碑文也是可靠的。现在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四百多篇碑文,除少数是经前人和今人整理或标点过外,其余绝大多数都须从头做起。在几乎没有参考借鉴的情况下从事这项工作,其难度是可以想见的;加之我们的知识有限,因此书中的阙失疏误一定不少,切盼得到专家、读者的指正。
最后,我们要感谢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对本书给予的科研项目资助,感谢四川师范学院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道学文化研究中心、(四川)中华文化基金会(筹)的关心、支持和资助,感谢四川师范学院科研处的具体帮助。四川大学出版社陆文璧同志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心劳,在此也一并表示谢意。
著名道教学者王家佑先生非常关心本书的编纂工作,在即将出版问世时,复蒙其赐序,对此特向他表示衷心的敬意。
龙显昭
于四川师范学院文化史研究所
一九九七年十月
重建舞凤山文昌宫记 年份:公元1656
李兆襄
乙未五月,大将军马公奉命镇嘉陵。余从将军为偏将,抵郡。
予登楼橹,顾形胜,美哉山川!而城中草木人物皆非矣。越秋,军政稍暇,乃延绅士,进耆老,探诸古迹。相携登舞凤山,绝顶有文昌宫遗址。剪棘坐阶坎,千里皆豁眸焉。山势绵亘如游龙、如惊蛇、如翔凤翩跹,如天马腾踏。右带明溪,明如长练,下则西湖汪洋,十里尽荷香,平原沃野。想见盛时,耕夫牧童,渔歌樵唱之境。雉牒隐隐,在微茫烟际间。白塔、龙门,栖乐、朱凤,各以其挥汉之势,横侧之态,相望争雄而取妍。大江万顷,绕城而东之。志云:「嘉陵奇峰环绕,仙人窟宅,斯固未足以尽之也。因历言所锺诸大老,而感治乱兴废之在乎人也。
宋之游仲鸿父子,皆大拜。明陈公松谷父子,相神宗皇帝。辅少主、摄国政、则大总宪王南岷。太子司直任忠斋,则远绍圣学。慎轩为儒林宗,文冠当时,书法独绝。秉节铖,专征伐,后骑箕报主,忠烈如生,则总督杨斗望。志气才华,铮铮表见者,不下数百人。岂非邦有老成人,固宜其海晏河清哉!
乌呼,今之君子犹有昔之君子乎?使诸先正所旧祀神明之宇,仅借予武人而谋复新之,夫孰为之而令至此,相与唏嘘者久之。予乃召工人,计其木石砖铁,金漆丹垩,踰年而庙成。后之君子,其惕然有思乎?愿诸君子读书明道,深考治乱之原,远取百代古人,近法里开先正,为臣为子,全忠全孝,登斯堂也,无愧神明。所以防坚未保,大有如先正之身系安危,有治无乱,则斯庙可魏然于舞凤山顶矣,讵不有待于后之贤士哉!
题记:
此据康熙《顺庆府志》,并以《南充县志》互校。李兆襄,清顺治时南充人,曾为代陈副戎。舞凤山,在今南充火车客站西,旧亦有文昌宫,清顺治十三年(1656)重建成文昌宫,李兆襄为之记。
校记:
(杨超)